快訊

疑修商旅空調觸電...男子從鋁梯跌落「失去意識」 家屬急趕醫院

陳佩琪昨喊聲請公民投票權…柯文哲能參與罷免投票?司法實務界說話了

碩士學位被撤連博士都不保 南韓前第一夫人金建希博士學位遭撤銷

對美關稅拖到726公布? 趙少康直言:消息就是32%

罷免投票倒數,國民黨立委徐巧芯今早邀請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車隊掃街,會前媒體訪問。記者邱書昱/攝影
罷免投票倒數,國民黨立委徐巧芯今早邀請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車隊掃街,會前媒體訪問。記者邱書昱/攝影

罷免投票倒數,國民黨立委徐巧芯今早邀請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車隊掃街,會前媒體訪問時,趙少康提到台灣對美國關稅議題,他直言得到的消息就是稅率就是32%,依民進黨政府個性,關稅談的好早就到處宣傳,現在就是要刻意拖到7月26日。

趙少康被問及救災救國論後,他話鋒一轉談到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直呼為什麼民進黨政府不告訴我們關稅到底怎樣?今天都幾號了,這什麼國家機密?「我覺得民進黨最想拖過7月26日。」

趙少康說,他得到的消息是台灣對美關稅率就是32%,絕對不會太少,民進黨政府想要10%是絕對不可能,因為已經丟掉多少東西,「台積電給人家了、阿拉斯加的天然氣去投資、頁岩油要買,然後你(民進黨)到底讓了多少東西?然後你換了什麼東西為什麼不告訴我們呢?」

他也說,台灣的關稅就是32%,網路也還是32%,民進黨說希望爭取到20%以下,目前19%這個數字是印尼。「但印尼就全部開放、關稅是零,還要買美國的50架波音飛機、近50億美金的農產品及150億的其他東西,也不過就是交換到19%,那台灣要怎樣啊?」

他說,依民進黨的個性,如果關稅談的條件好,早就大名大放大張旗鼓、到處宣傳,現在一句話都不敢講,就是要拖到7月26日,民進黨實在太險惡,實在太壞了。

媒體追問32%的根據,徐巧芯幫忙補充,網路上面有一個網頁,都會定時的去公布那每一個國家現在的關稅匯率,那當然這個網站的依據等還要待查證,但是確實有一個網站,上面已經有做相關的評論。

徐巧芯說,民進黨政府要把關稅議題拖到7月26日,就是趁著國民黨立委被罷免掉後,就沒有人去監督政府,到時候所有產業,像是農產品零關稅、基因改造食品進來不能標示、萊豬的劑量等,以及傳統五金等產業零關稅。

她也說,如果大惡罷成功,之後愛怎麼修法就怎麼修法,首要是把韓國瑜從立法院長拉下來,然後再將普發現金1萬元、國定假日5天、財畫法等福國利民政策收回去,更是趁著罷免、補選的空窗期。

關稅 台美關係

延伸閱讀

「假球說」遭棒球迷炎上 曹興誠澄清:未提台灣職棒

陪高虹安、鄭正鈐掃街 趙少康批綠「搞雙罷」:醜陋、邪惡和荒唐

趙少康不去東非是「留下千軍萬馬」 羅智強曝這人也為他改機票

批賴清德把台灣分2派 趙少康:為大罷免催票沒良心

相關新聞

行政院駁關稅32%謠言 趙少康:若有誤為何不敢告訴國人幾%?

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今指美國對台「對等關稅」就是課32%,但行政院強調,迄今未收到通知,台美本周也有新一輪的磋商。趙少康回...

趙少康提美給台關稅確定32% AIT發聲:談判還在進行

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等藍營人士引述消息稱美國給台灣的關稅稅率是32%,美國在台協會(AIT)答覆本報詢問表示,談判還在進行...

美國傳「對台關稅32%」引恐慌! 旅美學者闢謠:大家沉住氣

現在距離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關稅截止日8月1日,剩下10天左右的期限,而近日有美國律師事務所Reed Smith網頁有一份「關稅追蹤表」,顯示台灣在8月1日是32%的美國關稅,引起台灣各界的關注。不過旅美學者翁履中在臉書呼籲「別被網路上32%關稅訊息嚇到,美國對台灣關稅還沒拍板」。

美國對台關稅如32%會引發失業潮? 網推測:傳產恐倒一半

美國對等關稅大限將至,台灣與美國至今尚未達成協議,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本周將再率團赴美進行第四輪實體關稅談判,力拚稅率低於20%。然而先前有一份美國律師事務所Reed Smith的「關稅追蹤表」,上面標示台灣在8月1日會有32%美國關稅,對此,引發許多網友熱烈討論。

關稅談判涵蓋「232調查」? 蕭美琴這樣說

蕭美琴副總統18日下午出席台灣外國記者會(Taiwan Foreign Correspondents' Club)「與蕭...

政府關稅蓋牌「罷免後再公布」?學者:鬼故事版本多、勿信口耳相傳

美國總統川普陸續公布各國對等關稅稅率,但名單始終未見台灣,傳言甚囂塵上,甚至不少網友指稱「政府蓋牌」。中經院院長連賢明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