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海牛文化節今登場 牛車採蚵讓觀光客體驗漁村魅力

彰化縣政府今天在芳苑鄉普天宮前廣場舉辦「國際海牛文化節」活動,彰化縣長王惠美表示,芳苑沿海地區孕育出全國唯一的「芳苑潮間帶牛車採蚵」文化資產,希望透過活動讓大家親身體驗海牛文化魅力,更推向國際,發展觀光。
國際海牛文化節活動今天在芳苑鄉普天宮前廣場登場,彰化縣長王惠美、立委謝衣鳯、芳苑鄉長林保玲、普天宮主委徐明戰、副主委許清安、彰化區漁會總幹事陳威谷等地方人士與會。
王惠美表示,俗話說「一府、二鹿、三艋舺、四寶斗、五番挖」,「番挖」是芳苑舊地名,也孕育出全國唯一的「芳苑潮間帶牛車採蚵」文化資產,從日治時期傳承至今,在全盛時期,多達300多隻海牛投入採蚵行列,縣府在2020年登錄為彰化縣第一個「傳統知識與實踐」的無形文化資產,不僅是芳苑的驕傲,更是台灣珍貴文化瑰寶。
王惠美說,隨著時代變遷,機械化設備逐漸取代了海牛,「牛車採蚵」文化正面臨消失危機,為了守護這項無形文化資產,藉由「國際海牛文化節」,透過潮間帶牛車生態體驗、海牛無形文化展、海牛聚繪著色寫生比賽、趣遊芳苑海牛疊印趣、海牛飼育員實習營及產業市集等活動,讓大家體驗海牛文化魅力,並透過復育,從過去的8隻海牛成長到現在的12隻海牛,希望傳承這項文化,更走向國際。
芳苑擁有濕地、紅樹林、王功漁港及海空步道等景觀,還有有全國面積最大的媽祖廟普天宮,王惠美說,縣政府也以「芳苑走走」為主題,活化7處閒置空間,變身打卡景點;另有1公里長的「紅樹林海空步道」,讓遊客能近距離觀察濕地生態。「王功漁火節」也將在6月28、29日登場,歡迎大家賞遊彰化、拜媽祖、求平安。
芳苑鄉長林保玲說,國際海牛文化節讓芳苑小小漁村可以被看見它的美麗與魅力,也感謝王縣長聽見他們的聲音,打造了芳苑海空步道,帶來許多觀光人潮,並在台61線橋下建置招潮蟹、彈塗魚等裝置藝術以及親子遊樂設施,讓大家可以乘涼休憩,另規劃「芳苑走走」計畫,串聯芳苑街上7大景點,將觀光人潮引進芳苑街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