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民團調查:4成6小六學童有霸凌經驗 2成受害人也是加害者

央行打炒房掀房市「金龍海嘯」 改買預售屋能避風頭?

問隱私、亂收費…她淚曝台中高鐵站小黃攬客亂象:難怪大家寧可排隊等

農業部研究:百年人為開發 台灣西海岸泥灘地58%已消失

生多所研究顯示,在經歷了100年的大規模人為開發後,台灣西海岸泥灘地整體面積約有58%已經消失,天然棲地也逐漸被人工化設施取代。圖/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提供
生多所研究顯示,在經歷了100年的大規模人為開發後,台灣西海岸泥灘地整體面積約有58%已經消失,天然棲地也逐漸被人工化設施取代。圖/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提供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近日於國際期刊《Wetlands》發表一項關於台灣西海岸泥灘地過去百年變遷的研究成果。研究顯示,在經歷了100年的大規模人為開發後,西海岸泥灘地整體面積約有58%已經消失,天然棲地也逐漸被人工化設施取代。生多所研究團隊呼籲,應重新審視沿海地區的土地利用規畫,減少泥灘地等天然棲地的流失,以達成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育目標。

泥灘地身為最重要的生態系之一,不僅提供碳吸存等生態服務功能,還承載高度生物多樣性。根據澳洲研究顯示,全球泥灘地自1984至2016年間流失了16%,亞洲因為20世紀末經濟與工業成長快速,沿海泥灘地流失程度遠高於全球,而泥灘地的減少不僅威脅到生物多樣性,特別是對遷徙性水鳥構成了重大威脅。台灣位於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路線的中點,是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中繼站,因此台灣泥灘地的健全程度對東亞水鳥的存續至關重要。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陳宛均表示,為了全面了解台灣泥灘地的變遷情況,研究團隊透過歷史地圖與衛星影像分析,詳細呈現台灣西海岸泥灘地在過去一個世紀中的變遷過程。研究發現,台灣的泥灘地變遷可以分為3個時期,1920至1950年間,泥灘地在自然營力的推動下持續增長;自1950年代開始,隨著大規模人為開發的展開,泥灘地逐年減少,至2010年約有58%的泥灘地消失。

陳宛均說,在這段開發歷程中,上游河川因水資源需求而興建的水庫與水壩攔截了泥沙,阻斷了泥灘地的自然增長,同時現存泥灘地逐漸被填海造陸轉變為養殖漁業和農業區,後續又被開發為工業區、漁港及商港,使得海岸環境從天然棲地逐步變為半天然棲地,最終成為完全人工化的設施。

陳宛均指出,目前全台僅存最完整的泥灘地位於彰化漢寶濕地、芳苑濕地及濁水溪出海口的大城濕地一帶,這片區域是遷徙線上的關鍵能量補給站,不僅肩負著重要的生態系服務功能,也孕育著大量無脊椎生物,更是眾多水鳥的重要覓食地,因此沿海地區的土地利用規畫必須更加謹慎,尤其在拓展綠色能源基礎設施時,應避免泥灘地繼續流失,以達成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育目標。

濕地 自然生態 農業部

延伸閱讀

颱風山陀兒農損近4億元 香蕉損失6094萬最多

高雄農損9000萬!棗子芭樂最嚴重 陳其邁:希望農業部全品項現金救助

山陀兒重創屏東 農損面積2400多公頃、災損逾2.3億元

影/灌水牛事件 立委質疑農業部監督不足

相關新聞

台大天災中心質疑氣象署低估雨量 吳德榮批理盲:防災需涵蓋預報誤差

山陀兒颱風環流帶來豪雨重創北海岸,新北金山區一對夫妻遭水沖走身亡悲劇,針對台灣大學氣候天氣災害研究中心日前質疑氣象署雨量...

北北基宜今大雨轟到晚上!國慶日迎舒適好天氣 周末再變天

未來1周在東北季風影響之下,中央氣象署簡任技正伍婉華表示,北部、東北部、馬祖天氣轉涼,其他各地也早晚較涼。比較容易下雨的...

生活智慧王!客人拿「塑膠調味瓶」當環保杯裝手搖飲 網讚:奶瓶的概念

全台限塑,民眾自備環保杯,除了可享有優惠價格與衛生之外,還可以為環境盡一份心力,減少一次性飲料杯的耗用。日前有一名手搖飲料店的店員在社群平台「Threads」上貼出一段短影片並發文分享,他表示,遇到一位客人拿著「塑膠醬料瓶」來當作環保杯,讓他超傻眼。貼文一出,引發網友熱議,紛紛直呼:「奶瓶的概念!」

台鐵6月引進R200柴電機車…今動力異常 卡在花蓮市兩平交道

台鐵公司於6月引進R200型柴電機車,今天在花蓮試運轉拖拉普悠瑪列車,沒想到行經花蓮市中華路、建國路平交道之間時,疑因動...

千萬富翁是你嗎?嘉義開出2特別獎 嘟嘟房停車、全聯買菜發票中獎了

7到8月期統一發票已於9月25日開獎,財政部南區國稅局傳來好消息,轄區內營業人開立發票中獎1,000萬元特別獎計有2張,...

豪雨狂炸北東!台鐵平溪、深澳線預警性停駛 估深夜恢復

東北季風來襲,迎風面桃園以北、東半部地區大雨不斷,台鐵平溪線、深澳線因雨量超過行動值,目前採「預警性封閉」,預估恢復時間...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