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藥後…2妹子狂喊胸痛 醫揪四關鍵:腐蝕食道引發潰瘍

吃藥別忘了這些事!肝膽腸胃科醫師謝文斌在臉書分享兩起案例,都是年輕女性因胸口劇痛就醫,進一步檢查才發現是「藥物性食道炎」。這兩人的共通點是:吃飯速度快、服藥沒配足夠的水,且吃完藥後馬上躺下,導致藥物卡在食道、腐蝕黏膜,引發發炎甚至潰瘍。
謝文斌指出,兩名女性平時健康,沒有胃食道逆流等慢性病,一人因痘痘服用抗生素,另一人因運動受傷買止痛藥,都是常見藥物,但因服藥方式錯誤,導致食道中段受損,出現劇烈疼痛、進食困難等症狀,還可能有解黑便的情形。
經胃鏡檢查發現,兩人食道皆出現灼傷與表淺性潰瘍,為典型的藥物性食道炎表現。謝文斌提醒,這種情況常見於服用四環黴素類抗生素、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鐵劑等藥物,尤其是女性與年長者較為好發。
若服藥時水喝太少,藥丸或膠囊易卡在食道,產生局部刺激甚至潰爛,典型症狀包含胸口灼熱、吞嚥困難或疼痛,多數在服藥幾小時到數天內發作。
為避免藥物性食道炎,謝文斌建議,吃藥一定要喝足水,至少200到250毫升,同時避免躺著吃藥,服藥後應維持坐姿或站姿至少30分鐘,睡前也不建議馬上服藥,以降低風險。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