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師大粉專悄刪周台英道歉信止血 網再轟:丟臉的學校

薇帕颱風今將生成 專家指路徑大方向確定 通過台灣以南

美國阿拉斯加州近海規模7.3地震 發布海嘯警報

雲端藥歷2.0設計出包?藥師被強制登出 病人恐陷重複用藥風險

衛福部健保署推動「健保雲端藥歷2.0」,今年7月開始系統全面更新。不過,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采穎點出,該系統因設計不當,藥師使用系統數分鐘內,就被強制登出,導致用藥登載不完全,難以查看病人用藥歷史等情況,讓病人陷入重複用藥風險。聯合報系資料照
衛福部健保署推動「健保雲端藥歷2.0」,今年7月開始系統全面更新。不過,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采穎點出,該系統因設計不當,藥師使用系統數分鐘內,就被強制登出,導致用藥登載不完全,難以查看病人用藥歷史等情況,讓病人陷入重複用藥風險。聯合報系資料照

衛福部健保署推動「健保雲端藥歷2.0」,今年7月開始系統全面更新。不過,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采穎點出,該系統因設計不當,藥師使用系統數分鐘內,就被強制登出,導致用藥登載不完全,難以查看病人用藥歷史等情況,讓病人陷入重複用藥風險,國際研究指出,8成藥物副作用被誤當疾病再次治療,藥師藉雲端藥歷執行專業判讀、預防藥害角色十分重要。

根據國際研究,藥物交互作用對民眾健康構成高度風險。沈采穎表示,同時服用兩種藥物時,交互作用機率約為6%,五種藥物達50%,若同時服用八種藥物,產生交互作用的風險可能高達100%。另一項研究指出,多達80%的藥物副作用被誤當成疾病再次治療,造成醫療資源浪費與患者健康惡化,「藥師藉由雲端藥歷執行專業判讀、預防藥害的角色不可或缺。」

沈采穎表示,藥師法規定,藥師依法執行藥事照護,協助病人整合用藥,分析交互作用,預防重複用藥或不當使用等,多年來藥師都是透過雲端藥歷,協助民眾降低用藥風險,同時減少不必要健保支出,但雲端藥歷2.0版,卻出現重大問題,因系統設定,數分鐘內藥師就被自動登出,導致藥師無法持續分析病患用藥,照護被迫中斷。

沈采穎說,健保雲端藥歷2.0版,系統還限制藥師留存個案藥歷與檢驗數據,即便病患已簽署照護同意書,藥師仍無法進行完整追蹤與評估,且缺乏藥師與醫師間的資訊回饋機制,藥事照護成果難以納入臨床決策流程。建議健保署與系統開發單位,著手改善,除登出限制外,建議開放藥事照護資料調閱權限,並建立藥師與醫師之間,資訊回饋平台,讓照護建議納入臨床參考。

「社區藥局藥師半年來屢次透過全聯會與健保署反映系統問題,惟至今仍未見具體改善。」沈采穎表示,雲端藥歷原本應是輔助專業、整合資訊的工具,如今卻成為阻礙照護障礙,藥師是民眾用藥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唯有給予藥師完整的資訊與執業條件,才能真正落實藥事照護政策,提升全民健康,實現健保資源合理使用目標。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長黃育文表示,健保雲端藥歷僅在6月底、7月初系統轉換時,曾出現登入困難情況,解決後至今運作正常,且系統並無強制登出機制,如個別藥局發生異常情況,可與健保署聯繫,至於留存藥歷與檢驗數據,目前依規定已可保存,藥師醫師資訊回饋平台,建議藥界由藥師公會全聯會收集意見後,向健保署提議,共同研議改善。

藥師 沈采穎 健保署

延伸閱讀

併購大師黃日燦從一頓飯看醫師價值 北榮院長陳威明:不成為美停醫院

台灣進口美國保健品有望降價?藥師估僅打9折…網酸:川普要零關稅

不僅普發一萬!特別條例三讀附帶二項決議 健保撥補優先補助藥品

不符藥事法!中草藥師網路橫行藥師批誤導民眾 衛福部要查了

相關新聞

薇帕颱風最快下午生成 吳德榮:周末有大量降雨潛勢 2地影響最劇

今天晴午後多雲、仍炎熱,注意防曬、防中暑;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在「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的「洩天機教室」專欄...

地方嚴查農地違規 掀超商熄燈潮

農地違規蓋超商現象普遍,中央去年起要求清查,新竹縣統計八家超商歇業清空,桃園市、彰化縣農地違規超商也多,陸續有十多家超商...

農地違規蓋超商…不甩裁罰 地主判4月

過往農地違規的便利超商罰不怕,從裁罰到限期改善至少半年緩衝,有的甚至違規多年遭多次裁罰仍不理;去年起司法介入後,陸續出現...

短效型胰島素供貨吃緊 慢箋無法在藥局領藥

近期多款短效型胰島素缺貨,聯合報接到一名糖尿病患者投訴,他持著「諾易筆」慢箋至多家藥局,均領不到藥,回到永和耕莘醫院藥局...

博愛座改優先席,誰才是真正需要座位的人? 他憂破壞珍貴讓座文化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大眾運輸法」修正案,將「博愛座」改名為「優先席」,規定座位旁須設置圖示,標示「其他有實際需要者」可優...

高鐵延伸宜蘭屢遭質疑 監院調查

「高鐵延伸宜蘭計畫」引發各界質疑,監察院昨表示,該計畫預估直接工程經費高達三五二一點八億元,但其可行性評估、重大公共建設...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