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男路旁尿尿接到罰單 圖像清晰還有特寫 網友:高畫質連鳥都不放過

男神朴寶劍「零偽裝」現身台灣街頭 粉絲見一幕笑:小看高雄太陽了

防身障車格被占用 新北有停車場用這招 看法兩極

身障車格遭占用情況屢見不鮮,新北新店寶橋立體停車場近期試辦在身障車位加裝地鎖機制,成效待觀察。圖/讀者提供
身障車格遭占用情況屢見不鮮,新北新店寶橋立體停車場近期試辦在身障車位加裝地鎖機制,成效待觀察。圖/讀者提供

身障車格遭占用情況屢見不鮮,新北新店寶橋立體停車場近期試辦在身障車位加裝地鎖機制,出示證件並經停車場管理員確認後,地鎖才會降下。有身障者說,有證但行動自如者可能會覺得麻煩知難而退,有助於把資源留給最需要的人;也有身障者說,若一時找不到管理員處理,會增加停車困擾。

新北市交通局表示,陸續有民眾反映寶橋立體停車場身心障礙者專用停車位遭占用問題,6月24日會勘研商後,在8月15日完成4席專用停車位地鎖設施,搭配明顯標示及管理員聯絡電話,透過事前查核方式,確保專位專用,保障身心障礙者停車權益。試辦3個月,後續將檢討實際效益,再來評估擴大實施可行性。

台灣身心障礙者人權監督聯盟前理事長張學恒說,設地鎖有利有弊,若停車場管理不夠到位,停車時要找管理員協助,恐怕要花更多時間,多年前有加油站也試行過身障者廁所上鎖來防止非身障者使用,管理上不見得合宜、便民。張學恒建議,停車場管理員可透過監視系統掌握,在發現遭占用第一時間出面制止,也許更有效益。

新北市議員黃心華說,許多身障者向他反映,寶橋停車場身障車位本該專屬於真正需要者,卻常被不該停的車輛占走,許多身障者到停車場後,面臨找不到車位困境。接獲民眾反映後,便研議改善方案,會勘過程中,交通局同意採納身障者建議,該處有10個身障車格,有4個先試辦,身障者欲停車時,可出示證件並經停車場管理員確認,地鎖才會降下。黃認為,雖然會多出幾分鐘確認時間,但能確保真正有需求者能安心、方便使用。

新北市議員陳永福表示,雖然加裝地鎖機制確實能有效防止身障車格遭占用,同時也應兼顧身障者設施近用權,避免美意打折。建議透過此次試辦可以搭配科技化解方,例如在專用停車格或身障者專用停車位識別上加裝自動感應機制,讓真正有需求的人能順利使用,兼顧公益與便利性。

身障車格遭占用情況屢見不鮮,新北新店寶橋立體停車場近期試辦在身障車位加裝地鎖機制,成效待觀察。圖/讀者提供
身障車格遭占用情況屢見不鮮,新北新店寶橋立體停車場近期試辦在身障車位加裝地鎖機制,成效待觀察。圖/讀者提供
身障車格遭占用情況屢見不鮮,新北新店寶橋立體停車場近期試辦在身障車位加裝地鎖機制,成效待觀察。圖/讀者提供
身障車格遭占用情況屢見不鮮,新北新店寶橋立體停車場近期試辦在身障車位加裝地鎖機制,成效待觀察。圖/讀者提供

身障者 停車場

延伸閱讀

93歲婦曾被趕出門…新北土城逆子涉弒母悲劇 母親送醫不治

台南首辦巡迴災區輔具清消服務 嘉惠受災身障高齡鄉親

憂風災降低買氣 「啦啦隊女神」李多慧挺障團 盼銷售破億元

澎湖餐飲業者捐復康巴士 助身障者安心出行

相關新聞

陶博館兒少陶藝獎登場 百件作品展現童心與運動夢想

2025全國兒少陶藝獎特展即日起於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展出,共有100件以「站上巔峰:我的運動舞台」為主題的作品,孩子...

2025新北街頭學校嘻哈演唱會嗨翻 9/21前還可以來看展

2025新北街頭學校8月16、17日舉辦壓軸「街頭派對」,集結饒舌賽、塗鴉大賽、DJ對戰及嘻哈演唱會,其中今晚在府中廣場...

松菸7月入園破百萬人次 這兩原因加成人流成長35%

台北市松山文創園區今年7月再破106萬人次入園,園方分析,除了與經典IP、周末系列活動,以及攜手大巨蛋的粉絲經濟,也讓園...

新生高架底大裂縫…網驚沒事別走 新工處曝設計非損壞

近日有網友在Threads等社群,上傳一支從下方拍新生高架橋的影片,影片可見高架橋底有一處相當大的裂痕,網友也說,「已向...

審計報告指獎勵穩定就業、幸福企業申請偏冷 新北勞工局給說法

新北勞工局為鼓勵失(待)業勞工參加職訓,結訓後穩定就職,運用新北勞工權益基金經費推職前訓練穩定就業獎勵金試辦計畫,職訓後...

未排氣定檢車進入「這區」收多張罰單與通知 議員籲整合

台北市空氣品質維護區擴大納入兩路段,不料,民眾未完成排氣定檢的車輛行駛該區後,收到兩次罰款及多種的通知,讓民眾過於混亂。...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