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車比人快」到專屬步道 南投改善學童驚險通學路

為強化學童通學安全,南投縣政府積極盤點改善學校周邊交通動線,對20多所國小推動人行道與接送動線優化工程。教育處長王淑玲表示,縣府正全力爭取經費並鼓勵學校評估通學安全,包括可退縮圍牆,騰出步道空間,打造友善、安全的通學環境。
南投縣部分國小校門口因地處主要幹道或街道狹小,存在車速快、缺乏人行道與導護人力等安全隱憂。南投市、草屯鎮、名間鄉等人口密集區,學童上學尖峰時段必須與來往車輛爭道,家長憂心忡忡。
草屯黃姓家長表示,每天早上送孩子過馬路都很緊張,很多車輛不減速,甚至不禮讓,也有家長指出,部分學校周邊道路狹窄,設計不良,學校即便有心改善,也無力負擔整體規劃。
針對家長與校方反映,南投縣議員在縣政質詢中多次呼籲教育處與工務處共同盤點各校通學動線死角,優先施作標線、人行道與號誌燈設施。縣議員林儒暘建議,校園若有條件,可考慮退縮圍牆,讓出通學空間,提升整體安全性。
教育處長王淑玲指出,為強化學童上下學通行安全,已提報包含南投國小在內的20多所學校,辦理校園人行步道與周邊空間改善工程。對於人行道嚴重不足的校區,將協助學校評估是否可退縮圍牆設計通學步道,教育處也將全力向中央爭取更多經費補助,務求加速執行、提升成效。
其中,針對南投市的南投國小、平和國小與漳和國小,市公所已分別提報「113年度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平和與漳和國小為同案,總經費4350萬元;南投國小則為獨立案,經費600萬元,三案皆已獲核定。
南投市公所表示,南投國小周邊通學環境改善內容包括文昌街、中學路-民權街、民生街等路段,將新設實體與標線型人行道,改善破損路面,串聯南投國小、藍田書院與文化局周邊動線,提升整體步行友善度。目前工程已進入發包階段,預計近期可動工。
教育處強調,將持續推動「通學步道安全計畫」、補助設置導護站、加強交通安全教育,從軟硬體著手,營造安心、安全的學童通學環境,讓家長與學校都能放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