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10歲重病遭棄養…打給飼主竟回「不要牠回來」 黑拉拉重回6年前收容所淚崩

全日本僅2處有賣!成田機場1熱門伴手禮沒人拿 達人:北海道排爆

90歲氣象主播李富城驚傳緊急住院!「白血球飆破2萬」送急診

離島親人與死神搏命 空中轉診成本島打拚遊子盼望

空中轉診系統對於離島傷病患而言,是接受有效醫療以及治療後有家人可以照護,所不得不的一條路。示意圖/金門縣政府提供
空中轉診系統對於離島傷病患而言,是接受有效醫療以及治療後有家人可以照護,所不得不的一條路。示意圖/金門縣政府提供

台灣的離島各有不同的特色風光,在醫療可近性上也有其不盡相同的困難。長年以來,許多年輕人為了生計而離鄉背井到本島打拚,當家中親人遭遇緊急傷病,特別是面臨生死交關卻不能陪伴在旁,空中轉診系統對於離島傷病患而言,那是接受有效醫療及治療後有家人可以照護,所不得不的一條路。

聯合國際救援執行長徐震宇說,這是離島鄉親的無奈,絕對不是所謂的「天邊孝子」!曾親身投入空中轉診工作超過8年,近年長期受邀為空中轉診提供專業意見,他對離島鄉親只有同島一命的心疼,未曾以這樣的言詞描述過這個無奈的事實。

今天凌晨3時,多數人還沉浸在夢鄉中,金門一名50多歲的男性因創傷性顱內出血生命垂危,急需施行外科手術,但親人卻遠在台灣,絕無可能在半夜搭機到金門陪同治療及照護,當地醫院即以空中救護適應症第14條「其他非經空中救護,將影響緊急醫療救護時效」,申請了空中轉診,在沒有家屬陪同的情況下,將病人以醫療專機送往台灣,家屬再自行前往台灣醫院與病人會合。

徐震宇指出,光是在金門,近兩周內就出現過2起沒有家屬陪同的空中轉診案例,台灣其他離島肯定也會有相同的情況。當遠在家鄉的長者遭遇了緊急傷病,需要進一步接受治療及照護,雖然當地的醫療條件已經有足夠的量能給予治療,但家屬卻遠在台灣無法就近照護時,緊急空中轉診將病人送到本島,就成了身在台灣的家屬唯一能期待的救命途徑了。在這樣的情況下,病人在飛行中通常只能孤零零地接受隨機護理師的照護,沒有其他家屬可以陪同後送,在本島的家屬只能在醫院望穿秋水般的等待病人被平安送達。

「想像一下,那是何等的焦急與無奈,長年觀察下來,對於離島鄉親所面對的困境是心疼的」,徐震宇表示,當醫療資源有限,或其他因素可能影響接受治療的時效,空中轉診是他們唯一能夠期待的。他從2003年在金門開始參與空轉系統運作以來,甚能體會這是離島居民要獲得相對有效的醫療時,非常重要且不得不的一個救命體系,絕無可能說這些人是所謂的「天邊孝子」。

離島醫療需求持續攀升。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統計,去年金門、馬祖、澎湖、綠島、蘭嶼五離島空中轉診總件數達350件,較2018年的226件成長逾5成,創下7年新高,空中轉診量增加分析與高齡化共病多,易引發重症、在地醫療資源不足有關。

空中轉診

延伸閱讀

以刀為筆寫40餘載工藝人生 金門匠師李錫福獲模範勞工

金門強化公共設施求償機制 陳福海:肇事者責任不能免

小心搞事仔!holo死神叮嚀觀眾注意帶風向的人:看過往貼文能輕易辨認

金門酒店爆鬥毆 不滿女侍離場酒客砸店與店家衝突釀2傷

相關新聞

輪班間隔短 客運違規率升至近4成

汽車客運業疲勞駕駛釀禍時有所聞,據勞動部最新公布二○二四年專案勞檢,發現汽車客運業處分率從二○二三年的百分之卅一點四,升...

監所醫療費缺口 擬挪罕病預備金

矯正機關收容人增加,許多受刑人為長刑期或高齡者,造成醫療需求增加。健保總額歷年編列用於監所醫療預算未大幅成長,去年產生二...

地牛翻身!宜蘭近海地震規模4.1 「6縣市有感」最大震度3級

根據中央氣象署最新資訊,今天下午5時8分發生芮氏規模4.1地震,地震深度13.1公里,震央位於宜蘭縣政府南南東方38.2...

好天氣掰了!未來一週2波鋒面接力掃台 這天雨勢最明顯

氣象署表示,未來一週2波鋒面,首波週末在台灣北部海面通過,降雨以北部及東北部為主;23日起第2波鋒面通過及東北季風增強,...

台大院長憂健保新制 恐釀醫療人球

「個別醫院總額」於四月一日全面上路,才過半個月,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依國外實施經驗,幾乎都陷入醫療人球等困境,我國因...

別再只吃生菜!3大NG減肥法恐讓「肚子升級」 醫揭正確瘦身方式

減肥真的是少吃一點就好嗎?南投基督教醫院分享,想要有更好的體態,正確方式應為「吃飽但吃對食物、多運動、睡得好」,若只是少吃,反而有機會讓「肚子升級」,得到反效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