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雜誌

最新文章

他們的故事

暑假是親情飽滿的時刻。在這充滿陽光的日子,讓我們獻上最深的祝福,致敬生命中所有扮演父親角色的人──父親節快樂。

高雄畫刊

冰友開吃!2025「大港閱冰」冰品嘉年華

炎炎夏日,對抗酷暑的最佳武器,莫過於來一口透心涼的冰品!一年一度的「大港閱冰」冰品嘉年華將於8月16日至17日盛大登場,近40家特色冰品店家與逾10間美食餐車齊聚新濱・駅前,從日系雪花冰、傳統紅豆冰、花生捲冰淇淋及義式冰淇淋等,將高雄最具代表性的在地風味一網打盡,現場還有美食市集、走讀旅行與限量「禮冰券」發送等豐富活動,邀你感受舌尖清涼,冰鎮整個夏天!

高雄畫刊

父子攜手 再現昔日港都偉士牌風華

距離三鳳中街約300公尺的中華二路上,有一家與眾不同的機車行,門前一字排開的全是經典偉士牌機車。店主人陳明德與兒子陳鈺衡熱愛收藏偉士牌機車,將年久失修的老車細心整修、重新烤漆,讓這些經典機車重生,續寫未來的新篇章。

高雄畫刊

我是男生 也是幼教師:用溫柔翻轉印象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幼教老師」經常與女性畫上等號。然而,陳嘉興老師在這個領域已深耕十二年,他不僅親手設計教具、積極參與教學規劃,畢業於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的他,更將性別平等的理念融入日常課程,成為打破刻板印象、實踐多元教育的重要推手。

高雄畫刊

港都巷弄裡的紳士基地!「避難所理髮廳」打造型男日常

走進文化中心旁的靜謐巷弄,一間名「避難所理髮廳」的店面靜靜佇立。大面玻璃窗上手繪著金色復古字「SANCTUARY」,低調中自帶風格,像是倫敦街頭專為紳士型男打造的英式理髮廳。

高雄畫刊

榫卯傳承:木匠父子共築工藝美學

在高雄小港,有一間飄著木香的工作室——大匠座。蔡順河與蔡維仁父子,以一榫一卯接合木材,共築時光軌跡。除了木作教學,這裡也連結著跨世代的情感與生活哲學。

高雄畫刊

新聞時事

比亞迪一台車不到24萬 低價神車是怎麼壓榨供應商的?

當中國電動車龍頭比亞迪(BYD)推出一款售價不到8000美元(約23.7萬新台幣)的入門車款,表面上是中國製造的又一次「效率奇蹟」,實則卻是一場供應鏈壓力測試的全面開啟。

天下雜誌

原物料股最壞情況已過?一張表看13檔人氣原物料指標股 達人首推這3檔

七月的塑化、水泥、鋼鐵、散裝航運等原物料相關類股,可說是撐起台股半邊天的功臣。專家認為,雖然報價尚未明顯回升,但這些類股最壞的情況應已過去,建議擇優逢低布局。

今周刊

鴻海溢價12%入股結盟 看上東元2優勢!能搞定交付時程痛點 劍指15兆AI基建大餅

全球電子代工龍頭鴻海與機電大廠東元電機七月三十日宣布結盟,雙方以換股方式合作,攜手進攻AI資料中心市場。

今周刊

20%關稅重棒 中小企業2,451億產值恐蒸發!齒輪大王嘆:傳產變「慘業」

白宮公布台灣關稅稅率為20%這天,讓許多國內傳產業者,感受到一股凜冬將至的蕭瑟氛圍。經濟部評估關稅將衝擊近2.3萬家中小企業,2,451億產值恐蒸發。

今周刊

國中小學生為何愛用中國AI DeepSeek與小愛同學?有什麼隱憂?

親子天下教育創新中心29日啟動「AI素養普及計劃」,與台積電、光寶等單位聯手,希望透過引入MIT課程等方式提升台灣學生的AI素養。

天下雜誌

財經股市

謝金河:這個世界在驚嚇、驚喜中運轉 財報效應帶來不同命運

自從川普在元月二十日登上美國總統寶座以來,這個世界總是在驚嚇、驚奇與驚喜中連番上演,四月二日的對等關稅是驚嚇,在那一瞬間,手上有持股的都是輸家。在那一刻大家目光都轉向手上有三○○○億現金的巴菲特,他的金言是海水退潮,才知道誰沒有穿褲子。

先探投資週刊

瞄準玻纖布漲價概念股!

在2025/7/10萬寶週刊第1653期我們介紹富喬(1815)以來,當時股價僅37元左右,到目前8月初已經攻高到55元附近,玻纖布漲價題材持續受到關注

萬寶週刊

一檔最低估的散熱股:建準

隨著美國鬆綁輝達H20晶片銷中國禁令後,中國市場引爆強大買氣,將帶動H20晶片的追單。

萬寶週刊

最被忽略的優質潛力股

台股7/28漲到23564點,開始做回檔到23094點,但盤勢在台灣的對等關稅暫時為20%及半導體關稅不久後將公布,可是到8/5上攻到23671突破新高

萬寶週刊

關稅衝擊 台股恐短期震盪

上週五(8/1)美股因 非農就業數據爆冷,大幅走低,顯示勞動市場降溫。

萬寶週刊

商業企管

《2025亞洲生技大展》2025 BIO ASIA 完美落幕 AI 創新成果展現台灣智慧醫療與生醫研發實力

台灣生技年度盛事─2025亞洲生技大展(BIO Asia-Taiwan Exhibition)7/23~7/27於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熱烈開幕,展覽規模再創新高,攤位數逾2,200個,並有高達8,800場廠商媒合會議。今年展會匯集來自19個國家、近850家指標大廠、使用近2,200個攤位,不僅穩坐亞洲最大生技盛會地位,更躋身全球三大生技展之一,展現台灣生技產業深厚實力與國際影響力!

北美智權報

《2025亞洲生技大展》生技中心執行長李財坤專訪:生技中心獲2025 BIO ASIA AWARD組織大獎桂冠

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榮獲2025年「BIO Asia Award」組織獎(Organizational Excellence Award)桂冠,也是本屆唯一榮獲組織大獎的單位。此次由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獎章委員會提名,生技中心代表台灣參賽,並從印度、澳洲、加拿大、日本等多國機構中脫穎而出,象徵國際對台灣生技產業和生技中心的高度肯定。而今年7月剛走馬上任的生技中心執行長李財坤,也在2025亞洲生技大展中接受《北美智權報》專訪,介紹DCB今年展出的亮點技術。

北美智權報

《2025亞洲生技大展》2025 BIO ASIA 展出亮點:廠商篇

台灣生技年度盛事2025亞洲生技大展順利落幕,今年展覽規模再創新高,參展攤位數逾2,200個,顯示生技產業界對亞洲生技大展的重視程度。《北美智權報》特地走訪今年展會中獨具特色的參展廠商,將從385期帶來一系列的報導,期待台灣的新創技術和最新趨勢,能被更多人看見。

北美智權報

「國防自主 × AI創新」:2025台北航太暨國防展9月登場 引領亞太科技防衛新紀元

隨著國際局勢日趨緊張,國防科技已快速躍升為全球戰略競逐的核心焦點。2025年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TADTE 2025)將於9月18日至20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隆重登場。本屆展會規模顯著擴大,集結來自14國、超過400家廠商,展出超過1,400個攤位,不僅展示技術深度,更在政策連動層面展現前所未見的戰略格局與創新能量。

北美智權報

從四個事件看AI正在推動社會改變

人工智慧技術(Artificial Intelligent,AI)快速進展,無違逆感的滲入日常生活及工作,它在特定專業技術上的卓越功能,帶來生活便捷及愉悅,卻也為既有的權益帶來衝擊,且AI技術使用者甚至可能違反法律。一些因AI而受影響的生活、工作、甚至違法等事件,正經由法院訴訟而浮現。近期的法院裁判書,揭示了AI對工作權的影響、對智慧財產權的挑戰、對專業證照規範的衝擊,甚至影響資料分析及資料調查的界定,再加上近年來生成式AI(Generative AI,GAI)快速發展對整個產業及社會帶來的急速變化,更見證了AI推動社會正在發生不曾有的改變。

北美智權報

運動休閒

夏天也想吃火鍋 快來相約家人好友聚聚

「一期一聚,與最好的相聚」,就像一位熟識的老朋友,王品集團旗下火鍋品牌「聚北海道昆布鍋」陪伴我們16年囉!湯頭鮮美甘醇,海陸配料新鮮實在,獨家絕配靈魂沾醬,用餐環境寬敞舒適冷氣強,讓吃火鍋沒有四季之分,8月起推出全新型態概念店「聚北海道鍋物」,在台北南京東店與中壢SOGO店與大家見面囉!

Ciao潮旅

與鯊魚共游、體驗海洋泥SPA 探索上帝的水族箱「帛琉」

有著「上帝的水族箱」之稱的帛琉,是潛水員心中的必訪清單,也是非常容易到達的海洋天堂,我睽違多年再次踏上帛琉,這裡依舊美得令人屏息,卻也悄悄承受著全球暖化帶來的改變。

行遍天下

跟著韓劇《愛的迫降》玄彬、孫藝珍 穿越南北韓DMZ非軍事區

人氣韓劇《愛的迫降》打響了韓國DMZ的知名度,這處全球獨一無二且充滿神秘面紗、僅在大韓民國方能窺探的特別地區,將近72年間幾乎無人踏足,兼具豐美自然風光、生態和歷史遺蹟,遊客可在此進行南北韓愛與和平統一的意義回顧之路。

行遍天下

從台南一路吃到高屏去 探尋各地豬腳名店獨門況味

我總愛在人多的時候,拜託外婆煮上一鍋豬腳湯。新鮮花生與煮到熟爛的皮肉,一定要多人共享才夠美味,因為豬腳湯若要好喝,料就得下得夠足。長時間燉煮的湯,依然保持清澈,卻帶著些許油花。起鍋後撒上少許香菜與胡椒粉,豬腳的油脂被花生吸收,而花生的清香也釋放進湯裡。對我來說,豬腳料理的最佳版本,始終是家裡親手煮的那鍋花生豬腳湯。

行遍天下

澎湖永續旅遊玩起來! 海廢變藝術、看攻略吃海鮮 實踐愛海日常

撿垃圾,如何改變人生?2015年,我第一次來到澎湖後寮遊客中心,採訪當時進駐的藝術家、攝影師唐小三(唐采伶)。原是桃園人的她,接拍婚紗案時經常帶新人到後寮沙灘取景,但她不只看見澎湖的美,也身體力行移居澎湖,帶旅人一起走上沙灘撿海廢、做手作。

行遍天下

時尚設計

從小城走向國際伸展台 Ine Michelmann選擇讓「真實」發聲

巴黎高訂模特兒Ine Michelmann自18歲踏上夢想跑道,如今穩定現身在國際時尚雜誌封面,跨越歐、美與亞洲市場,亦是品牌大秀上的熟悉身影。她的風格多變,每個角度都令人忍不住多看一眼。

Harper's BAZAAR

從烏干達童年到《花邊教主》與紐約 Whitney Peak在城市之間摺疊

當全世界重新認識《花邊教主》,Whitney Peak也成為備受矚目的名字。從烏干達童年的街坊記憶,到紐約片場的鎂光燈,這位22歲演員畫下自己的航線,不疾不徐,始終帶著清醒與柔韌。

Harper's BAZAAR

從模特兒到銀幕旅人 坂口健太郎的低調告白

在韓星佔據娛樂圈大半注意力之際,坂口健太郎以純粹的少年感、自然的演技和意外的反差萌,讓其獨特魅力席捲全亞洲。

VOGUE

從新生橋下唱進小巨蛋 頑童MJ116重磅回歸

睽違近六年,嘻哈名團「頑童MJ116」以演唱會《OGS》宣告復出,狹帶著同名新專輯的氣勢,接連釋出的新曲令老鄉們感到新鮮又熟悉,瘦子(E.SO)已成流派的唱腔、小春(Kenzy)的霸氣口吻與大淵(Muta)撼動人心的菸嗓,都以更加進化的Flow呈現。

GQ

從偶像到實力派 周渝民、薛仕凌的深度對話

很開心能與大家分享《ELLE》5月號封面之星—周渝民 X 薛仕凌。同為影視雙棲的金獎演員──周渝民和薛仕凌,因戲結緣,在去年才首度合作戲劇演出,前後跨入不惑之年的他們,若以現今流行的性格分類劃分,都可說是上戲E人、下戲I人。角色詮釋的細膩思維、對社會議題的情感回應,到如何在瞬息萬變的現場中保持真我專注,他們用最內斂的語言,喚起對表演本質的深刻凝視,在人生與角色之間,有時熾熱燃燒,有時平凡靜謐,如同鏡相映照。

ELLE

親子樂活

痛苦裡的間隙

痛苦有時就像無邊的海水,把人淹沒,讓人窒息。那些突然的走神,就像一股莫名的力量,把人托舉出水面,讓人深深地吸幾口空氣。

讀者雜誌

比時代多走0.5米

在未來,我們要有這樣一種意識,即要比時代多走0.5米。這0.5米是方向性的,很不好走,但是,我們要有新活法。我們要一起面向未來,一起去創造一個充滿活力、有豐富多彩活法的新社會。

讀者雜誌

技術的盡頭不是醫學得盡頭

機緣巧合下,我接觸到了緩和醫療。我開始明白,醫學的意義不局限於治癒。對於那些治不好的疾病,設法減輕患者身體上的疼痛,讓他們獲得內心的平靜,陪伴他們安詳地走完生命的最後一程,也是醫生要做的事。

讀者雜誌

休息貧困

有一種貧困,叫「休息貧困」。上班族長年過勞,不能休息,不敢休息,不會休息。成為「休息貧困戶」的人們,亟待「脫貧」。

讀者雜誌

動得健康不受傷!

隨著健身風潮席捲全台,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運動帶來的好處,無論慢跑、重訓,還是球類運動,透過運動強健體魄是眾人的共識。然而,運動過程中,許多人忽略暖身、正確的姿勢、適當的準備及專業的指導,而導致運動傷害頻傳。

常春月刊

知識科技

揭開困倦背後真實機制 大腦神經元過度放電誘發睡意

為什麼我們會感到疲倦、需入睡補充能量?長久以來,科學界普遍認為是體內一種化學物質過度積累結果,但最新研究表明,誘發睡意真正「開關」可能是大腦神經細胞電荷過載。想像一下你長時間使用的電器因過熱自動斷電,新研究發現大腦也存在類似機制。

科技新報

50歲左右加速老化 研究:最明顯的是主動脈

先前一項研究發現,人類衰老主要發生在兩個時間點,一個是 44 歲、一次是 60 歲。最近另一項刊登在《細胞》期刊的新研究,透過成年人體內蛋白質分析,再度證實中年是加速衰老的分水嶺,中年之後人體組織和器官的老化軌跡比前幾十年更加陡峭,而血管是衰退最快的器官之一。

科技新報

不須走到萬步 《刺胳針》:7千步癌症風險降四成

久坐傷身體,但一週要運動三次,大多數人也做不到。現在科學家給我們更容易達成的目標,就是走路,研究發現,如果每天走路步數增加到 2 千步以上,就可明顯降低癌症到心臟病等一系列慢性疾病風險,且會持續到每天增加至 7 千步。

科技新報

工研院前進Japan Drone 深化臺日供應鏈合作

面對供應鏈重組與無人機產業自主化趨勢,工研院帶著6項創新技術赴日參與「Japan Drone 2025」,於臺灣館展示巡檢、物流與AI應用成果,積極拓展國際合作。透過技術實力與現場示範,深化臺日產業鏈連結,推動智慧載具跨國布局與供應鏈整合。

工業技術與資訊

臺英戰略樞紐啟動 工研院英國辦公室開幕

為強化國際合作、推動科技成果全球落地,工研院於英國倫敦設立海外辦公室,並與英國Catapult Network簽署策略合作意向書,深化雙邊在6G、量子科技、淨零等關鍵領域之連結。

工業技術與資訊

閱讀藝文

巴西政府申請提高瀕危紅木保護等級 或將衝擊製弓業

巴西政府遞交提高紅木(學名Paubrasilia echinata,亦常稱 pernambuco、brazilwood)保護等級的申請案,將於今年11月在烏茲別克舉行的CITES大會討論,若提案通過,可能嚴重衝擊製弓業與巡迴各地演出的弦樂演奏家。

MUZIK閱聽古典樂

英國唯一製琴學位課程將告消失

英國唯一提供完整弦樂器製造課程並授與正式學位的Newark School of Musical Instrument Crafts(隸屬Lincoln College)宣布,將不再接受入學申請,也不開放給已經上過基礎課程者修習。

MUZIK閱聽古典樂

史卡拉歌劇院要求觀眾別亂穿 發言人:確實需要穿著整齊

若穿著短褲、背心或夾腳拖到米蘭著名的史卡拉歌劇院,將被禁止入場。劇院管理團隊提醒民眾,在觀賞歌劇時應避免穿得像是要去海灘一樣。現在,史卡拉歌劇院入口處張貼了「行為規範」告示,敦促觀眾「選擇符合劇院莊重氣氛的服裝」,並且明確寫道:「穿著背心、短褲和夾腳拖的觀眾不得入內」。穿著不當者將不予退票。同樣的規定也印在票券上,並刊登於歌劇院官網。

MUZIK閱聽古典樂

史拉特金回鍋 再任納許維爾交響音樂顧問

知名指揮史拉特金(Leonard Slatkin)將接替納許維爾交響樂團現任音樂總監、在職16年的Giancarlo Guerrero,於未來三年之中擔任該團音樂顧問(music advisor),並率領樂團喜迎其駐地Schermerhorn交響樂中心的20週年慶。

MUZIK閱聽古典樂

英國古樂指揮名家諾靈頓辭世

2021年宣布引退的英國古樂名家諾靈頓(Sir Roger Norrington),7月18日以91歲高齡逝於德文郡(Devon)。諾靈頓生前堅定追求音樂的「真實性」(authenticity),不以使用古樂器而滿足,更進一步在演奏速度和技術方面作出挑戰,例如力倡作曲家原訂的節拍器標記,反對他所謂的「現代毒藥」顫音(vibrato)——他聲稱交響樂團一般直到1930年代才開始普遍使用顫音——儘管多數評論家接受他對巴洛克及古典時期曲目的詮釋,認為他與舒茲合唱團(Schütz Choir)及倫敦古典樂團(London Classical Players)的合作前衛地揭示了原始和聲的美麗與透明度,但部分人對他詮釋的貝多芬、白遼士、華格納或馬勒卻頗有保留。

MUZIK閱聽古典樂

地方采風

他們的故事

暑假是親情飽滿的時刻。在這充滿陽光的日子,讓我們獻上最深的祝福,致敬生命中所有扮演父親角色的人──父親節快樂。

高雄畫刊

冰友開吃!2025「大港閱冰」冰品嘉年華

炎炎夏日,對抗酷暑的最佳武器,莫過於來一口透心涼的冰品!一年一度的「大港閱冰」冰品嘉年華將於8月16日至17日盛大登場,近40家特色冰品店家與逾10間美食餐車齊聚新濱・駅前,從日系雪花冰、傳統紅豆冰、花生捲冰淇淋及義式冰淇淋等,將高雄最具代表性的在地風味一網打盡,現場還有美食市集、走讀旅行與限量「禮冰券」發送等豐富活動,邀你感受舌尖清涼,冰鎮整個夏天!

高雄畫刊

父子攜手 再現昔日港都偉士牌風華

距離三鳳中街約300公尺的中華二路上,有一家與眾不同的機車行,門前一字排開的全是經典偉士牌機車。店主人陳明德與兒子陳鈺衡熱愛收藏偉士牌機車,將年久失修的老車細心整修、重新烤漆,讓這些經典機車重生,續寫未來的新篇章。

高雄畫刊

我是男生 也是幼教師:用溫柔翻轉印象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幼教老師」經常與女性畫上等號。然而,陳嘉興老師在這個領域已深耕十二年,他不僅親手設計教具、積極參與教學規劃,畢業於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的他,更將性別平等的理念融入日常課程,成為打破刻板印象、實踐多元教育的重要推手。

高雄畫刊

港都巷弄裡的紳士基地!「避難所理髮廳」打造型男日常

走進文化中心旁的靜謐巷弄,一間名「避難所理髮廳」的店面靜靜佇立。大面玻璃窗上手繪著金色復古字「SANCTUARY」,低調中自帶風格,像是倫敦街頭專為紳士型男打造的英式理髮廳。

高雄畫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