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促戰鬥機駕駛視力標準放寬 專家看數據「安啦」

高空戰鬥飛行,需要承受高空高速、低壓與缺氧等異常環境,以往空軍飛行員對視力有高要求。然而,根據統計國人12至24歲近視比例超過七成,近年由於少子化,讓新進學員減少,政府在2017年放寬裸眼視力標準至矯正視力1.0,並採限制性開放角膜屈光雷射手術。航空醫學會眼科醫師劉峻正指出,開放至今尚未聽聞有因為手術併發症、副作用等狀況而影響飛行員戰鬥技能的情形。
國軍飛行員視力要求相比民航飛行員更高,近年來參考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國際標準,並建立國軍本土數據,在確保飛航安全的前提下,放寬飛行員視力門檻。劉峻正說,以前要裸視1.0,但現在只要經過矯正,不論配戴眼鏡、隱形眼鏡或是雷射手術,矯正後達1.0,通過空勤視力的精密檢查後,也可以如願駕駛戰鬥機。
劉峻正說,為確保矯正後的視力可以面對極端環境完成任務,飛行前會先透過儀器模擬飛行狀況確保無虞,例如用高G人體離心機模擬高速時配戴眼鏡可能產生的視力變化,或是用低壓艙測試高空時隱形眼鏡是否會導致角膜破皮、產生氣泡等影響。若有意接受角膜屈光雷射手術者,需先經通過國防部核定,再到軍醫院執行指定術式。
近期國防醫學院透過回溯性研究,評估國軍空勤人員完成屈光雷射手術的恢復狀況,多數學員術後一周至一個月的時間視力可達1.0,度數趨近0度;後續完成航醫鑑定的比例超過8成。
劉峻正指出,視力標準放寬至今,飛行員狀況良好,並未出現因為手術併發症或是副作用導致飛行意外,在確保飛航安全下,也可提升飛行員素質,同時避免無人可駕駛戰鬥機的狀況。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