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退將籲增駐台協訓人數 學者:軍事合作走向實質性

美退役海軍少將蒙哥馬利指出,美軍駐台聯合訓練團規模應擴大至1000人。學者陳文甲指出,凸顯美台軍事合作從象徵性走向實質性,盼強化嚇阻力與作戰效能;學者蘇紫雲表示,人數增加可使國軍更多單位接觸到美軍戰術戰法與後勤等技術,樂觀其成。
美國聯邦眾議院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美東時間15日,舉行「在緊張加劇下維持嚇阻力:防止中共對台侵略」聽證會,蒙哥馬利(Mark Montgomery)在會上指出,美軍駐台聯合訓練團規模為500人,應擴大至1000人來建立具實戰能力的部隊,他主張台灣國防預算應於2028年達GDP的5%,以打造反介入實力。
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兼任副教授陳文甲告訴中央社記者,蒙哥馬利提出擴增至1000人,顯示美方對台灣強化防衛能力的迫切期待,尤其在面對中國軍事威脅台灣升高的態勢,並象徵美國希望透過實質軍事協訓,強化嚇阻力與作戰效能。
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表示,蒙哥馬利所指500名美軍在台灣應是指協訓,「是駐點、不是駐軍」,來台灣協訓的美軍來來去去,但人數約在500人左右,在台協訓的美軍人數確實還有增加空間,依照美國國會公開資料顯示,長駐台灣的美軍現役人員為41人,屬於行政編組。
蘇紫雲說,蒙哥馬利在國會作證所稱的500名美軍,應是屬於不定期的「非派駐協訓顧問」,也就是針對特定軍兵種協訓而短期派駐的人力,這與美軍在日本、韓國的駐軍(station)、或是先前在阿富汗駐防(residence)等具有完整編制與裝備的作戰單位不同。
至於未來若擴增在台人數規模,蘇紫雲表示,可以參照中華民國和美國有邦交期間的「美軍顧問團」(Military Assistance Advisory Group, MAAG),當年轄陸海空軍、後勤等組的人數最高約2300名規模;因此對美國若要增加在台協訓人數是「樂觀其成」,這將使國軍更多單位能接觸到美軍的戰術戰法和後勤等軍事技術。
陳文甲指出,500人規模本身雖屬有限,卻凸顯美台軍事合作從「象徵性」走向功能性與實質性,並展現美國逐步調整從戰略模糊到「清晰戰略」趨勢,而駐台聯訓與駐軍其實有本質差異,「聯訓」是屬於「短期、技術」導向的合作,目的在於提升國軍操作與部署能力,並不構成常駐部隊的型態,所以透過擴大聯訓而非駐軍,實質強化台灣自衛與嚇阻能力。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