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被廠商騙了 戰鬥背心使用中國製配件連材質都不實

國防部軍備局205廠2017年3次招標採購戰鬥背心吸震片,總數多達7萬多組,由台灣廠商得標,卻遭廠商矇騙,全是由中國大陸進口洗產地,還騙軍備局是由英國公司出產,不僅產地有問題,就連材質都不實,橋頭地方法院審理後認為台廠需賠償給軍備局4700餘萬元,全案仍可上訴。
判決書指出,國防部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第205廠2017年分別開標3標案,採購戰鬥背心吸震片,主要作為抗彈板、肩帶及腰靠緩衝材料,共採購76700組,由典客、津銀公司圍標進而得標,實際上卻全是楊姓男子在背後操作,而津銀公司後續交付的產品也是由楊男開設的攻衛公司提供。
軍備局要求得標廠商,交付的吸震片不得使用原產地為中國大陸的產品,但楊男卻開設英屬西印度群島籍的假公司「伊頓」,用假英國公司開出廠證明書,還以品牌「DX-pro」矇騙軍方,假裝這些吸震片是由英國公司出產的品牌。
楊男實際卻利用微信與深圳的運動護具廠商聯繫,委託一家位於深圳的護具廠商製造國軍戰鬥背心的吸震片,但國軍要求的材質為PE複合聚乙烯發泡材料,中國製吸震片卻是使用PU聚氨酯。
東窗事發後,楊男擔心遭發現材質根本與軍方要求的不一樣,還以為至少能驗出千分之一的PE成分,卻反而被深圳的廠商打臉「因為做的時候你沒通知我放點PE料進去,所以沒有」。
法官查出,楊男為典客公司、攻衛公司及伊頓公司的實際負責人,卻與多家廠商圍標,陸續得標軍備局標案,但假英國公司「伊頓」實際只是紙上公司,並無實際生產吸震片,吸震片實際是由中國大陸進口後,再簡單加工,就交付給軍方。
軍方向被告楊男等人求償5338餘萬元,認定被告楊男等人出具不實出廠證明,且交付的產品與採購要求不同,導致軍方蒙受損失,不過法官僅部分同意軍方求償要求,判處被告楊男等人應賠償4779萬餘元,全案仍可上訴。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