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短評】還在重押天秤的一端 賴清德是不敢認清還是不能認清?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台灣等多國實施的對等關稅暫時調降至10%,為期90日,但針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大幅提高至125%,許多民進黨人士開始大讚賴清德總統在投稿彭博社的投書展現戰略願景。只不過,從賴總統刻意強調「脫中入北」的論述中可以看出,就算是面對國際經貿困境,「依美抗中」仍是賴政府無法捨棄的主旋律。
賴總統昨天在民進黨中常會表示,投資「脫中入北」能以自身經濟實力立足台灣、布局全球;矽盾2.0說明了台灣與全球北方的民主國家組成聯盟,這也正是他提出「非紅產業鏈」及「台灣+1」、「台+美新布局整體藍圖」的一部份。他更強調,台灣將轉危為安,也會越來越強壯。
從賴總統的談話不難發現,就算台灣在川普掀起關稅戰後的嚴峻挑戰下,「脫中」仍是民進黨對內宣傳的主旋律。但其實在中國大陸勞工薪資起漲,環保意識逐漸抬頭,以及地緣政治的影響下,台灣企業對東南亞的投資在2023年時就已超過對中國大陸的投資。「脫中」對台資企業來說,是在商言商的進行式。
至於「入北」,就算台灣要極力擺脫對中國大陸市場的依賴,但中國大陸畢竟是有著14億人口,且相對有消費能力的廣大市場,台灣若真的要擺脫,願意接棒的國家一堆,就連川普也想賣飛機、黃豆;在這樣的國際現實下,台灣要「入北」,搞民主國家聯盟、非紅產業鏈,要怎麼說服他國願意同盟?
更何況,賴總統面對川普關稅威脅的策略,是尋求重啟貿易談判,擴大對美採購及投資,致力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明顯是要加碼重押美國;但因應變局的五大策略僅是為了獲得美國一方善意評價,完全沒有所謂的民主國家聯盟、非紅產業鏈,雞蛋只是更集中在同一個籃子中。
賴總統應該考慮的是,川普要的擴大對美投資,絕對不是要台灣不要的產業,而是類似台積電等,一外移就恐讓台灣經濟空洞化的產業,衝擊地不但是台灣的貿易順差、技術外流,更怕是廣大勞工生計,也會因此受到影響。但這個部分,從目前府院端出的對策,看不出具體解方。
賴總統在致力排除美國的非關稅貿易障礙時,是否有勇氣提醒美國人,當Google、Facebook等網路平台,免費利用台灣媒體報導獲得龐大的利潤,是不是也該公平處理台灣產業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賴總統更該藉由執政之力,儘速通過媒體議價法,提供台灣媒體產業更健康的發展環境。
民進黨政府長期藉「依美抗中」換取政治利益,就算這次嚐到長期重押美國的後果,仍不思如何擺脫自己套上的緊箍咒,反而向美國靠得更緊;但賴總統必須先想清楚,翻臉比川劇變臉還快的川普,也公開稱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他是我的朋友」,若兩人能相互找到各自利益,台灣真能如賴總統所言,轉危為安、越來越壯?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