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國與印尼達成貿易協議 川普:課徵印尼19%關稅 美產品出口印尼零關稅

【重磅快評】「野百合」挺大罷免是護民主還是保權位?

罷免投票在即,「野百合學運世代聯盟」今天發表「支持大罷免,此刻正是我們再次站出來的時刻」聲明,但聲明中沒有連署者名單。圖為街頭罷免行動。記者許正宏/攝影
罷免投票在即,「野百合學運世代聯盟」今天發表「支持大罷免,此刻正是我們再次站出來的時刻」聲明,但聲明中沒有連署者名單。圖為街頭罷免行動。記者許正宏/攝影

一個名為「野百合學運世代聯盟」的團體,今天發表「支持大罷免,此刻正是我們再次站出來的時刻」,提出包括「這是制衡失控國會的憲政自救行動」等七大「支持大罷免」理由。各種「民間團體」挺、反罷免是一回事,但「野百合世代」出來挺罷免,就極具反諷為意味了。

「野百合運動」是1990年一場以「推動台灣民主化」為主要訴求的學生運動。對後來的政治影響,當然不需贅言。不過30多年過去,當初參加「野百合」運動的「學生」,許多早已位居民進黨高位,成為權力結構的一份子。僅由此來看,當初的「反威權」如今成為「當權派」,卻還要藉助「野百合」剩餘價值來號召「大罷免」,正當性就大為可疑。

而且有趣的是,一般這種所謂聯盟、團體要宣示自己支持、反對某個政治立場,通常會加上參與者或連署者名單。但「野百合學運世代聯盟」的聲明,除了附上「新聞聯絡人」的聯絡方式,其他一個名字都沒提。是說只要「參加野百合運動的都支持大罷免」?或者所謂的「聯盟」只是幌子,實則把支持的名字寫出來,會引發更多爭議。

不過,雖然極力掩藏,但網路卻查得到真相。原來這個「野百合學運世代聯盟」,成立於2023年3月,成立當天,還邀請時任副總統、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的賴清德與會。名義上是「紀念野百合運動成立33周年」,其實不過就是「賴清德競選總統野百合後援會」罷了。

而當天出席的「野百合」成員,包括現任的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海基會董事長羅文嘉、文化部次長王時思、考試院秘書長劉建忻、高鐵董事長史哲、監察院前秘書長李俊俋,以及台電董事長曾文生、立委沈發惠、范雲等人。看了這些名單,也就難怪這份聲明沒有「連署」了。

事實上,早在「支持大罷免聲明」前,這個團體在去年5月國會改革法案攻防期間,也曾現身立法院外的「青鳥運動」。確實他們做到了「關鍵時刻站出來」,只不過是站出來「力挺當權者」罷了。

「野百合學運世代聯盟」提出的「支持大罷免」理由,不太需要重述,因為其實就和現在民進黨推動「大罷免」的理由沒甚麼兩樣。只是聯盟成員既有剛剛被酬庸的史哲,還有在能源政策上爭議極大的曾文生、剛因公務車載狗美容下台的李俊俋等人,這個聯盟挺大罷免,是為了保民主,還是保權位?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如果當初參與者還懷有一絲理想性,應該都會恥與這些人為伍吧。

罷免

延伸閱讀

遭疑酬庸非交通專業 史哲:高鐵現在需要綜合性管理人才

史哲掌高鐵董座...將徵詢接替人選?政院這樣說

影/陳世凱讚史哲具交通歷練 賴士葆:應派去台鐵整頓

毫無交通背景 誰推薦史哲掌高鐵?交通部長陳世凱說了

相關新聞

【重磅快評】卓榮泰偏愛遙控機 沒聽到人民唱跳樓機?

民進黨絞盡腦汁阻擋普發現金案,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最新說詞是,普發現金1萬元,民眾只能買冰箱或遙控飛機,對國家發展無助益。...

【重磅快評】「野百合」挺大罷免是護民主還是保權位?

一個名為「野百合學運世代聯盟」的團體,今天發表「支持大罷免,此刻正是我們再次站出來的時刻」,提出包括「這是制衡失控國會的...

【重磅快評】南部停電很久抓元凶?台電2年前就給答案了

颱風丹娜絲肆虐造成台南、嘉義停電災情嚴重,有的地方停電近200小時,台電調集外縣市人員支援搶修,有人一個星期沒回家。民進...

【重磅快評】賴清德掩不住急切才拿看板行銷林俊憲

賴清德勘災不忘政治,當眾稱讚子弟兵綠委林俊憲和郭國文發起募集帆布(選舉看板)救助行動,對綠委陳亭妃則表示「亭妃要講話,簡...

【重磅快評】賴清德不讓柯建銘大消失 林濁水要失望了

民進黨使勁推動大罷免,今天卻傳出火車頭之一的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顧問曹興誠在顧問名單中消失,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及前...

【重磅快評】賴清德和曹興誠 誰才是雜質?

罷團領袖曹興誠4天前公開批評賴清德總統的「團結十講」有點離題、不期待賴為罷團站台,黨內開始議論「曹派」橫空出世,兩人矛盾...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