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只要稍微改變一下就有重大影響 研究揭保持大腦健康最佳捷徑

烤過的馬鈴薯整顆微波加熱?切記做1動作以免發生爆炸

日職/古林睿煬5局15上15下 日本球迷喊「完美」

好萊塢翻拍竟踢到鐵板! 台灣版《新七龍珠》反而成經典

來源:聯合報- 26 娛樂資訊(1991/02/13)
來源:聯合報- 26 娛樂資訊(1991/02/13)

風靡全球的漫畫《七龍珠》,從1984年連載以來紅遍世界,歷經超過40年仍歷久不衰。這部作品除了推出多部動畫版本,更曾被好萊塢翻拍成真人電影,還找來港星周潤發參演,然而上映後卻遭遇如潮劣評,讓不少粉絲失望。其實早在1991年,台灣就已搶先拍攝了真人版電影《新七龍珠》,雖然製作資源有限,但因為滿滿的誠意與創意,反而獲得影迷不少肯定,還意外捧紅了陳子強與謝金燕兩大明星。

 【同場加映】
 不老童星!陳子強8歲出道 最早電影是「這部」
 演過「殭屍小子」、「新十二生肖」! 當年的小童星「劉致妤」走紅日本

☞點我追蹤更多有趣的懷舊時光☜

《新七龍珠》由導演陳俊良執導,他過去曾拍攝《新桃太郎》、《新阿里巴巴》等春節電影,也延續同樣的奇幻熱鬧風格來詮釋《七龍珠》。本片取材自漫畫早期劇情,結合神怪題材與豐富的電影特效,並斥資遠赴泰國拍攝,營造出異國風情。開場牛魔王襲擊村莊,片尾孫悟空一行人與牛魔王的終極對決,動員大量人力,搭配爆破與武打場面,展現當時國片少見的大場面。

片中角色充滿漫畫式誇張與戲劇性,例如龜仙人(黃仲裕飾)出場就施展筋斗法,配上滑稽的舞步與誇張特效,被筋斗雲戲弄得狼狽萬分,又因色心大起被布瑪(謝金燕飾)誘惑,撞飛出場,場面十分逗趣。劇情穿插大量搞笑對白與誇張橋段,如孫悟空與爺爺孫悟飯之間的對話:「蟑螂怕拖鞋,烏龜怕鐵錘,誰怕誰啊?」還有經典的變身口訣「我變,我變,我變變」,融合台灣本土語感與幽默,雖帶濃濃台味,卻成功保留原作的童趣與熱血風格。

《新七龍珠》憑著誠意十足的製作、台灣在地化的詮釋,留下了許多經典畫面與笑料,至今仍被不少觀眾視為回憶殺。

現場目擊

新七龍珠 添泰國風情

1990-12-30/聯合報/26版/電影新聞

【記者/曹銘宗】明年春節檔唯一的台灣影片「新七龍珠」(原名「神龍的兒子」),目前正在泰國拍攝中,炎熱的天氣,男主角陳子強仍拍得很愉快,女主角謝金燕則是怕被曬黑。

陳俊良執導的「新七龍珠」,取材自日本漫畫,全片在古今交錯和時空穿梭的劇情中,也就特別強調特技效果的表現。陳俊良請了香港工作人員協拍,希望以五花八門的視覺效果,吸引更多的兒童觀眾。

「新七龍珠」在泰國取景,也是為了增加異國風情的賣點。拍片人員在泰國借了一個「龜仙礁」的荒島,搭了一個大景,也將在桂河大橋和金三角地區拍攝爆破戲。另外,泰國的大象也成了全片的重要場景。

陳子強是明華園第三代弟子,歌仔戲的底子,使他在拍動作戲時如魚得水。他在片中飾演孫悟空的角色,活蹦亂跳,拍得不亦樂乎。

相關新聞

全聯結帳很慢?店員揭2商品是兇手 一票同業點頭:結到很躁

全聯商品琳瑯滿目,是不少人的採購好去處,不過有時因為結帳人潮多,店家還得廣播「請支援收銀」,因此有部分消費者認為全聯的結帳速度很慢。

逛好市多只拿2包餅乾…他嘆「沒啥好買」 網見一關鍵:去全聯就好

美式賣場好市多因經濟實惠的價格,深受不少台灣人喜愛。一名網友分享,近期到好市多採買時,發現販售的商品份量都太大,最後只買了2包餅乾就回家。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勞動節改全國放假!他崩潰喊「小確幸沒了」 慘遭怒轟:很自私

立法院9日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修正案,新增4天國定假日,其中勞動節也擴大為全國放假。對此,一名網友崩潰直言「本來可以去休息約會,結果全國放假變成要顧小孩」。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新竹到宜蘭塞車4小時!他哀號「尿急怎麼辦」?過來人曝實用妙招

宜蘭是許多人假日出遊的熱門選擇,一名網友分享,近期從新竹開車北上宜蘭,結果從中和就開始塞車,放棄進木柵休息站,撐到國五石碇休息站後,卻要花1小時才能重新回到國道,讓他忍不住發問「走二高接國5去宜蘭怎麼解決上廁所?」。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全聯青菜長小黑點洗不掉!農糧署揭原因「安心吃」 籲:這情況再丟

全聯福利中心因販售不少生鮮食材,深受不少台灣人喜愛。一名網友分享,近期去全聯買油菜和小白菜,發現葉菜梗上有許多小黑點,好奇是否還能吃?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大罷免成功「5天假會收回」?綠營1關鍵動作 網友答案一面倒

立法院9日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修正案,新增4天國定假日,包括教師節、台灣光復節、行憲紀念日和小年夜,而勞動節也擴大為全國放假。對此,一名網友好奇「如果大罷免大成功,5天假是不是會被收回?」,貼文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