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新聞幕後/倒閣意見分歧 蔣萬安驚天一呼 恐無疾而終

台積電法說會後 陸行之拋出這個疑問

黃呂錦茹「無保請回」今晨步出地院!朱立倫迎接擁抱

住近3年一毛沒收…搬走前房東突收4萬水電費!女傻眼:合理嗎

網友表示從搬進去的第一天起,房東就從未主動收過水電費,也沒在租賃契約中寫清楚相關收費方式。但當朋友最近要搬離時,房東突然要求收取3年將近4萬元的水電費,讓她們不知所云。水電費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本報資料照片
網友表示從搬進去的第一天起,房東就從未主動收過水電費,也沒在租賃契約中寫清楚相關收費方式。但當朋友最近要搬離時,房東突然要求收取3年將近4萬元的水電費,讓她們不知所云。水電費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本報資料照片

有租屋族發文表示,自己從2022年8月開始與朋友一起搬進同一棟租屋處,兩人分別住在不同的套房。從搬進去的第一天起,房東就從未主動收過水電費,也沒在租賃契約中寫清楚相關收費方式。但當朋友最近要搬離時,房東突然要求收取3年將近4萬元的水電費,讓她們不知所云。

該租客在Dcard表示,她和朋友住了快3年,從住進來時,房東就從來沒提過要收水電費的事,連房租賃契約書沒有表示,只有口頭說是台電水。沒想到朋友最近準備搬離時,房東突然說要補收之前的水電費,金額高達近4萬元。這讓她們非常驚訝又無助,坦言不知道該怎麼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錢,因而上網發文求助。

她進一步說明,自己總共住了31個月,換算下來平均每個月的水電費大約是1300元。但她平常白天上班、晚上上課,常常到晚上10點以後才會回家,平日用電時間很少,只有假日才待在家。因此對這個金額感到懷疑,也想知道這樣的收費是否合理。

此文一出後,網友也紛紛回應,「沒收以為賺到裝沒事,後面踢到鐵板的故事」、「很合理呀,畢竟妳們自己不也是抱著僥倖心態沒繳錢」、「我跟妳作息差不多,差在我休假時間也不太在家,這樣的金額差不多喔」、「一開始一兩個月沒收到繳款通知,正常也會詢問一下房東吧」。

也有人認為,「就請他提供台水台電的收據,沒有的話就別理他」、「合約沒寫就不用繳,房東自己不寫清楚當然自負盈虧」、「完全不合理喔,請房東給每期帳單正本,不然就法院見」。

根據《民法》相關規定,租賃雙方應在契約中明訂租金、水電費等費用的計算方式。若契約中未明確列出水電費的收費標準,且長期未收,房東突如其來補收多年費用,容易引發爭議。建議租屋族遇到類似情況時,可先與房東協商,若協商未果,亦可向地方消保官或租賃住宅服務中心尋求協助,保障自身權益。

延伸閱讀

儲熱式熱水器要不要關?苦主爆「兩月電費飆3400元」 台電教你省荷包

水電費即將雙漲?卓榮泰曝目前最新進度

扣掉房租剩半薪 雙北公務員陷「忙又低薪」貧窮困境:好絕望

總統府夜間關燈 王鴻薇:民進黨只怕賴清德不高興

相關新聞

男性朋友幫領衛生棉嫌丟臉 她怒轟「活該沒女友」網不挺

誰的問題比較大?一名女網友在Dcard發文抱怨,近日因身體不適請朋友幫忙領貨,沒想到對方發現是「十包衛生棉」後一直抱怨,表示原PO不僅讓他當跑腿,還不告訴他是沒經過包裝的衛生棉令他非常尷尬。然而生理期已不舒服到不能出門,請朋友幫忙領貨卻還要被碎念,越想越氣的她忍不住罵道「活該單身沒女友」。

契約也沒說…工讀櫃姐「業績未達標」不續聘 網:別抱希望

工讀生因為「業績未達標」不續聘,可否向勞工局檢舉呢?一名櫃姐發文,稱她在百貨公司專櫃擔任工讀生,但近日因業績不好,公司給出「不續聘」通知,但契約上並沒有說業績的事。對此,有網友分析,認為「約聘」就是如此,即使去勞工局也很難爭取到什麼。

平行宇宙?夜診巧遇同名同姓同星座病患 醫師驚呼:命運交錯太有趣

胃腸肝膽科醫師張振榕今(17)日凌晨在臉書曝光夜診一件超展開的真實情節,因為遇上同名同姓的病患還恰巧是同星座,讓他一度手抖以為櫃檯在開他玩笑,未料一個「真的活生生的張振榕」站在他面前,讓他驚呼命運的交錯太有趣。

他不能死!癌末老人垂危家屬拒放棄治療 醫生聽原因怒到爆粗

不少家屬見到家人病重垂危,不忍心對方繼續受苦,都會選擇放棄治療。

住近3年一毛沒收…搬走前房東突收4萬水電費!女傻眼:合理嗎

有租屋族發文表示,自己從2022年8月開始與朋友一起搬進同一棟租屋處,兩人分別住在不同的套房。從搬進去的第一天起,房東就從未主動收過水電費,也沒在租賃契約中寫清楚相關收費方式。但當朋友最近要搬離時,房東突然要求收取3年將近4萬元的水電費,讓她們不知所云。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