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遏制台獨!共軍宣布:今起在台周邊聯合演訓「多向抵近台島」

AI衝擊職場!十年前「取代風險最高職業」預測大翻車 人類更累了

戰略部署?歐盟要加碼30萬人組「歐洲聯軍」

8.2強震引發大逃難!台人在曼谷商場大吼1句 全場乖乖聽話

緬甸28日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連泰國首都曼谷都感到強烈搖晃。民眾直呼恐怖,曼谷街頭擠滿被地震嚇到的群眾,不敢回到辦公大樓。路透社
緬甸28日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連泰國首都曼谷都感到強烈搖晃。民眾直呼恐怖,曼谷街頭擠滿被地震嚇到的群眾,不敢回到辦公大樓。路透社

緬甸於3月28日下午發生規模8.2強震,就連鄰近的泰國也感受到劇烈搖晃。對此,旅泰的台灣人分享,地震當下正好在6樓的商場,立刻用破英文大吼,要其他人「不要跑!找掩護的牆壁」,一旁的香港人聽到他們來自台灣後,立刻乖乖照做。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這名台灣網友在社群平台「Threads」表示,發生強震當下,和朋友在central world 6樓的美食街,感受到地震時,泰國人都飛奔跑出商場,只有他們在位置上,確認座位在牆邊並保護頭部後,用破英文大聲喊「不要跑!找掩護的牆壁」。

這名網友進一步指出,本來一旁的香港人也想跟著跑,聽到他們喊「我們是台灣人!」後,瞬間就安靜下來,乖乖照著他們的話做,讓他直言「果然台灣=地震專家」。

貼文一出後,有不少網友認為泰國建築物防震能力低,不適合比照台灣遇到地震的處理方式,紛紛表示「傻傻的你們,把泰國建築物的耐震度拿來跟台灣比」、「我也在曼谷,在台灣可以躲在桌子下,但是曼谷可以嗎」、「又來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台灣人」、「要確欸?地震不跑,整棟大樓倒下會被壓死」、「泰國建築結構跟台灣不太一樣,不耐震,因為泰國那幾乎沒地震」。

不過,也有多數網友認為不跑是對的,紛紛回應「其實我覺得當下不應該跑才是正確的」、「如果今天你都知道當地的建築物不安全了,就更不應該跑,你應該在原地找遮蔽物,如果直接跑,高機率活不下來」、「雖然泰國的大樓防震係數令人存疑,可是當下先趴下掩護還是比較適當,在奔跑的過程中很有可能被掉落的東西砸死」、「當下要找掩護是正確的,等不搖了再拿東西護頭部跑到空曠處」。

內政部消防署消防防災館宣導,地震發生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保護頭部、頸部避免受傷,應立即採「趴下、掩護、穩住」的動作。若人在室內,應優先保護自己,千萬不要慌亂逃出戶外,可就近躲進如桌下等掩蔽物,「附近有牆壁也可以朝牆角靠攏再趴下保護頭頸部,但請注意牆壁上頭是否剛好有潛在危險掉落物」。

台灣人 建築 曼谷 泰國 緬甸強震

延伸閱讀

提前命中緬甸強震!命理師預言內容曝光 示警台灣留意3大災難

地牛翻身不意外?緬甸重大斷層帶沉寂200年 科學家:早通知政府

緬甸8.2強震災情為何那麼嚴重?專家曝主因:破壞力前所未見

緬甸強震規模7.7還是8.2?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解釋了

相關新聞

台股大跌逾800點網哀號 神人整理「睡公園」最佳區域:公墓有免費冷氣

今(31)日台股大跌超過800點,因應美國總統祭出的關稅措施,導致投資人受影響,熱門科技股台積電(2330)也以920元開低走低,最低觸及917元,下跌35元,台股失守21000關卡,讓網友笑稱「睡公園熱潮」到了,甚至討論起哪裡露營最合適。

他想品嘗女友餐點卻吃到剩飯 朋友質疑:當你是狗嗎?

你用餐時會吃另一半的食物嗎?一名男網友發文表示和女友吃飯時,希望吃一口對方的義大利麵,女友卻面有難色,不願意讓他吃,不過最後還是留了一點給原PO,事後才坦承她希望有「儀式感」他對此感到很困惑,詢問朋友意見,朋友卻質疑,「你是狗狗嗎?為什麼要留到剩飯才能給你吃?」

雅婷、志豪OUT!新世代取名最愛22字 「沐」超容易撞名

每個年代都有屬於當時流行的「菜市場名」,像是淑芬、雅婷、志豪等,在過去一度相當常見。近期有網友整理出現代爸媽為孩子取名時最常用的22個熱門字,其中「沐」字特別受到青睞,不少家長看到秒點頭,直呼:「我家小孩名字也有用到!」

見騎士亂吐檳榔汁怒檢舉 他獲720元獎金眾人嗨:竟然有錢拿

台灣部分民眾公德心不足,經常在馬路上「亂吐檳榔汁」,不只影響觀感及毀壞市容,對於環境也有很大的傷害。有網友近日舉報騎士亂吐檳榔汁,他笑稱「罰2400元又要上課」,其他人卻注意到一個亮點,原來檢舉路人亂吐檳榔汁可領檢舉獎金720元,大讚「水喔!賺起來」。

緬甸強震泰國也釀災…近期該到曼谷旅遊嗎?當地台人曝觀光現況

緬甸中部於28日中午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遠在震央千里之外的泰國曼谷也深受影響,不少近期要至曼谷旅遊的民眾憂心,當地現況是否適合觀光?

「信我是秦始皇」是什麼梗?家寧回應引網友狂刷這句 源自名人詐騙

中國歷代皇帝的秦始皇,竟成名人詐騙網路迷因,結合了荒謬劇情與網友的創意發酵,如何變成一個大家狂刷的爆笑金句?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