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直擊/男神山下智久現身台灣!「與周董合體」Chill滑滑板車暢行永康街

黃呂錦茹無保請回 朱立倫:正義不會被關住 戰鬥仍在繼續

新聞幕後/倒閣意見分歧 蔣萬安驚天一呼 恐無疾而終

網揭殯葬化妝師工作10個冷知識:上妝只為達成「這目的」

逝者的皮膚不再分泌油脂,因此粉底厚度常需用到一般人的5倍,以維持完整。示意圖/ingimage
逝者的皮膚不再分泌油脂,因此粉底厚度常需用到一般人的5倍,以維持完整。示意圖/ingimage

為逝者化妝,既不是時尚,也不是藝術,而是一門「讓人好好道別」的技術。這項專業工作,不只是單純「幫人畫上妝」,而是透過觀察、生理修復與情緒拿捏,幫助逝者重現生前的樣貌,讓親友留下最後一個安心的畫面。

一名網友在Threads上發文,和大家分享10個只有殯葬化妝師才懂的職業冷知識,每一項都是經過多次經驗的累積,而留下的結果。

1. 化妝的目的不是「變美」,而是「還原活著的樣子」

家屬的記憶與遺照都是關鍵參考,化妝師的任務不是發揮審美,而是讓逝者看起來「像活著的那個他/她」。

2. 處理屍斑、脫皮、凹陷,是每日標配

皮膚常因死亡後變色、脫水、凹陷而失去立體感,必須先補水、遮斑,再用特殊材質「還原輪廓」。

3. 口合不攏、眼睛閉不緊,是常態

常需用縫線、貼片、膠水等固定,才能讓五官呈現安詳狀態。

4. 粉底厚度是一般人的5倍,還不能龜裂

死亡後皮膚不再分泌油脂,粉底容易乾裂,需使用多層特殊底膏、保濕處理,維持妝容完整。

5. 指甲與頭髮看似「變長」,其實是皮膚收縮

視覺上變長的部位,有時需要修剪,甚至補上假甲讓整體更整齊。

6. 嘴唇乾裂像石頭,要泡凡士林3小時

直接塗護唇膏沒用,需長時間浸潤、慢慢「復活」唇部肌膚。

7. 有時家屬會拿年輕照要求「回春10年」

這時考驗化妝師的柔焦、光影修容技巧,還要調整笑肌、法令紋,讓人自然又不失真。

8. 男性化妝,比女性難十倍

家屬常說「他以前沒化妝」,但不上妝又容易顯得面容塌陷,因此化妝師要「偷偷補」,不著痕跡地提亮與調整。

9. 天氣熱最怕「妝溶」

高溫環境會讓妝容崩塌,需隨時控制溫度與用量。

10. 結束工作,會默默說聲「你辛苦了」。

這不只是化妝,是給人生最後一面尊嚴,儀式感從來不馬虎。

貼文曝光後,不少網友都對這份特殊職業給予尊重和肯定,「好厲害,這不是學學化妝就好了的技術」、「辛苦了」、「感覺很適合兼職新娘秘書,知道的訣竅比一般化妝師多太多了」、「需要給這些業者大大的respect(尊敬)」。

彩妝 新娘秘書 遺體

延伸閱讀

嚇呆眾人!36歲太妍「妝髮造型全都自己來」 昔日御用化妝師看完成果忍不住發聲

波妞早上6點半起床化妝! 賈靜雯嚇傻:以為在讀書

姊剛睡醒就長這樣!43歲全智賢「素顏現身機場登熱搜」不化妝可能原因曝光

封印化妝品...她嘆上班後沒動力打扮 過來人有感:有洗頭就不錯

相關新聞

跑外送「油車VS.電動車」哪種比較好? 眾人答案一致:不跑也在燒錢

雖然跑外送賺的薪資不那麼固定,但時間上相當自由,也因此吸引不少人投入外送的行列。有一名網友好奇油車跟電車,哪一種車種用來跑外送比較適合?貼文一出,油車獲得壓倒性推薦。

有人顧較安全?她問「老了想住安養院嗎」 一票人搖頭:看過就不想住

不少人都會擔心年紀大了,若沒有家人的陪伴照顧,不是獨居不然就得住安養院。有一名女網友認為獨居比較不安全,萬一發生事故沒人發現會非常危險,因此自己傾向住進安養院,她也好奇大家會怎麼選擇?

到小吃店點蝦球「1隻40元」他嚇傻 網見照片驚:我在台北都覺得貴

物價高漲的時代下,外食族吃一餐都得「斤斤計較」。有一名網友到屏東潮州一間小吃店用餐,當中他點了一道蝦球料理,沒想到端上桌後,數量、大小和價錢都讓他非常傻眼,其他人看了也直呼「太盤」。

客備註1要求遭外送員拒絕 嗆「要客訴」惹怒一票人:不用怕

外送是不少現代人仰賴的消費模式,但也因此衍生出許多爭議。有一名女外送員透露日前接單時,客人備註要求她幫忙買菸,卻因為沒答應而被要脅要客訴,讓她覺得很無奈。有同業就建議可以截圖對話,回報給客服。

漲翻天!「1國民美食」變得不平價 一票人點頭:寧願吃便當

物價不斷上漲,民眾感嘆錢越來越薄,不少小吃也扛不住漲價壓力,想再找到實惠的平價美食已成難事。有網友抱怨疫情後蚵仔煎漲到接近百元,章魚燒一盒也破50元,讓他好奇想問大家「有什麼小吃漲價後就沒再吃過了?」

在台北擁3房月收租8萬 他相親遭嫌「沒上進心」…網曝關鍵:是硬傷

不少人嚮往當包租公、包租婆,即使不工作也能有固定的收入,但有一名網友發文透露,朋友有3間套房出租,一個月有8萬的租金收入,沒想到去相親時卻被「打槍」,只因對方嫌「沒上進心」,讓他訝異「一個月8萬不夠上進?」貼文也引起熱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