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靡台日!年輕人街頭曬娃「1單品」爆紅 網熱議:能理解嗎?

透明包內裝著娃娃,掛在背包上隨身展示,是近年來風靡日本與台灣年輕族群的新潮流。源自於日本的「痛バッグ」(痛包)文化,意指將角色周邊大量展示在透明包內,象徵對喜歡角色的強烈愛意。如今這類吊掛式小包逐漸轉型,從狂熱展示走向日常,也成為許多人外出的新配件。
一名網友在PTT以「能理解曬娃包這種流行風潮嗎?」為題發文,表示前陣子日本流行用痛包來展示自己對特定IP的喜愛,近期卻越來越常在路上看到,不同尺寸的透明包中擺放著各式各樣的娃娃,讓他不解詢問:「大家能理解這樣的風潮嗎?」
貼文曝光後,許多使用者表示,娃包除了防塵防汙,也能避免吊飾繩斷裂導致娃娃遺失,「還能放紙條標記主人的資訊」、「我是用登山扣改裝,要拿出來拍照也方便」、「買可愛娃娃想掛很正常,但捨不得掛在外面日曬雨淋」、「我男的也掛出門怎麼了嗎?可愛就好。」
不過,也有網友認為曬娃包「太佔空間」,背出去更增加重量,甚至被視為「智商稅」。但多數回應傾向尊重,表示「沒影響別人就好」、「就像以前掛鑰匙圈、徽章一樣,沒什麼不能接受」。
對此,有動漫文化研究者指出,娃包本質上是「收藏」與「生活實用性」的結合,不僅是二次元愛好者的展示方式,也是一種個人風格的延伸。從痛包到娃包的演化,也代表著宅文化與日常時尚間的界線正逐漸模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