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梅雨鋒面來了!今全台明顯降雨 吳德榮:下周二鋒面再來

留學政策會不會再變? 準留美台灣學生:拿到美簽也不安心

涉非常規交易套利上億 銅料大廠名佳利負責人500萬元交保

領導自己的人生:盛治仁的生命管理哲學 「為自己活,也為他人活」

雲品國際董事長暨雲朗觀光集團總經理盛治仁。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黃淑惠攝影
雲品國際董事長暨雲朗觀光集團總經理盛治仁。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黃淑惠攝影

翻閱之前的日記,看見自己曾經寫下這麼一段話:「歲末年終,又是沉思反省的最佳時刻。我希望新的一年,能夠過一個奢華的生活。」這裡說的奢華,不是指美食、精品、豪宅,而是滿足豐富的人生。

觸動這樣思考是因為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據稱是《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在二○一七年評選出的人生十大奢侈品清單。搜尋後始終找不到出處,很可能是個假訊息。即使訊息來源不明,這份清單的內容還是值得深思。這份「十大奢侈品清單」是這麼列的:

1.生命的覺醒與開悟

2.一顆自由、喜悅與充滿愛的心

3.行遍天下的氣魄

4.回歸自然

5.安穩平和的睡眠

6.享受真正屬於自己的空間與時間

7.彼此深愛的靈魂伴侶

8.有真正懂你的人

9身體健康、內心富足

10.能感染並點燃他人的希望

本文出自《領導自己的人生:盛治仁的生命管理哲學》
本文出自《領導自己的人生:盛治仁的生命管理哲學》
我看不太懂第三條的意思,所以決定將其替換為「永保童心」,希望自己年輕時的理想和初衷,不隨著年紀增長而改變。

這十項奢侈品都是金錢買不到,但能夠透過努力經營來豐富我們人生的無價品。新的一年,計算財富的單位不該再是金錢,而是這些無價奢侈品。您擁有了幾項?

善待自己,款待他人

進入人生下半場後,要少為物質活,多為自己活,也多為他人活。

「多為自己活」的意思,就是不活在社會期待和他人眼光中,做自己喜歡的事,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享受真正屬於自己的空間與時間」。

「多為他人活」則是盡一己之力,關懷身邊人、社會事。讓自己成為別人祝福,「能感染並點燃他人的希望」,成為正面的力量,人生不至於白走一遭。

從反面角度來思考,也可以得到類似結論。之前提到澳洲在安寧病房工作的看護維爾整理出的人生前五大遺憾,其中就包括了「希望有勇氣活出自己要的生活,而不是其他人期待我過的人生」、「希望更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感受」以及「希望讓自己過得更快樂」。

有了年紀看事情角度已不同

經過一些人生歷練之後,生命追求的事物自然和年輕時不同。年過五十,觀看「三十而已」時,真有許多感觸。

年輕人在社會壓力和競爭下,想要過更好的生活,追求財富和名聲的累積。生活基本需求無虞之後,應該重新思索人生方向與目標。

自己要改變的一件事,就是對物質生活態度的調整。從小看到父母親維持家計的辛苦,也養成了自己節儉的習慣。用比較客氣的說法就是,超乎平均值的節儉。

一直累積許多用不著、不必要的物品捨不得丟棄,連小學時的筆記本、通訊錄、大學時的衣服都還在,各式各樣的文具雜物堆滿了所有空間,所以春節假期的首要任務就是把不必要的物品分門別類處理掉,好好地斷捨離。

另外也要檢討自己的金錢觀。過去對自己和他人都不夠大方,未來的日子,要多善待自己,款待他人。

(本文出自《領導自己的人生》作者:盛治仁)

相關新聞

遺產被大姑清空…阿姨照顧公公30年250萬拿不到!媳婦左右為難 律師曝解法

一場看似單純的遺產交代,竟成為家族糾紛的導火線。根據蘇家宏律師在 YouTube 頻道分享的真實案例,一位公公過世後,原本口頭交代希望將250萬元交給長期照顧自己的阿姨,沒想到財產卻在生前被大姑領走,

三峽肇事駕駛若死亡不代表沒責任!蘇家宏律師:遺產還是能賠償

三峽78歲駕駛疑似暴衝釀三死悲劇,資深律師蘇家宏出面解析事故背後的法律責任與家庭警訊,強調「法律,是為了讓遺憾不再重演。」 近日新北市三峽區發生重大車禍,一名78歲高齡駕駛疑似暴衝,釀成3人死亡

看好歐股 五大利多撐腰

甫鎖定歐盟將課徵50%進口關稅的美國總統川普,旋即又同意將關稅談判期限延長至7/9。如同富蘭克林坦伯頓研究院主管...

「三手一組」的秘密…頂尖顧問用草案搞定主管與客戶 必勝心理戰招數曝

將棋大師羽生善治大師去企業舉辦的研討會演講時,經常提到「三手一組」。這是將棋界最基本的概念,大概是直覺告訴他,這個想法在商場上也很有效…

掌握「5要點」讓草案從無到有還能高品質 BCG前顧問:遇3狀況再找AI

田中志從一流的學校畢業之後,滿懷自信的到顧問公司上班;然而,第一份報告就被紅筆改得面目全非。好不容易努力寫了新企畫,卻沒有得到回饋,...

畢業典禮致詞廣受歡迎 哈佛教育學院長提醒「5個重要的問題」

我們往往習於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但是如果只侷限在自我的視角看事情,容易造成溝通的困難,甚至擴大誤解並造成衝突…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