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發創意思考?雲品董座教「6-3-5腦力激盪法」可產生108個想法

「給我六個小時砍倒一棵樹,我會花前四個小時磨斧頭。」──亞伯拉罕.林肯 (Abraham Lincoln)
前面談到創意不一定是天生的。跟所有事情一樣,天生條件固然給了限制,但是後天的學習和鍛鍊,絕對有助於創意思考模式的進步。《你問對問題了嗎?》(What's Your Problem?)這本書就是一個絕佳的教材。
這時我們可以暫停一下,先想想電梯是否真的運作得比較慢?跟什麼標準比?除了硬體的更新之外,有沒有其他方向的解決方法?
在電梯裡裝上鏡子,讓人在搭乘過程中看看自己、檢查儀容,感覺時間一下就過去了。
在電梯裡外裝置乾洗手,或是放個螢幕播放有趣的短片,可能會讓多數不趕時間的人,不會感覺電梯太慢。
換個角度看問題,就會有不同的解決方案來處理相同的問題。原來是電梯太慢的問題,後來變成解決大家不願等待的議題。
我們用什麼框架去看問題,就會決定採取什麼解決方案。試著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問題,就有可能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法。
過去我在上創意課程的時候,就學習到許多系統性激發創意的方式,包括在開腦力激盪會議的時候,可以運用「6-3-5腦力激盪法」,以6個人為一組,每人發一張紙,在紙上為同一個主題寫下3個創意後把紙張往下傳遞,後續寫出的創意不能和紙上已有的重複,這樣5次循環後就能產生108個想法,再從中找出可以執行的創意。
如此先發散後收斂作法的最大好處,是可以避免會議中只有少數人發言的狀況,讓所有人的創意與想法都有呈現的機會,而且愈到後面愈需要絞盡腦汁,才能想到不重複的點子,是個很好的思考方法。
(本文出自《領導自己的人生》作者:盛治仁)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