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吳彥祖舊愛結婚了!曾為她患憂鬱症「哭到睡著」 Maggie Q大方認愛

114分科歷史/「雨露均霑」但偏難 軍事史題增 補教估五標降1至2級分

半導體風雲/砷化鎵界的台積電 穩懋陳進財解密AI神經

施羅德投信第3季投資展望 守得雲開見月明、核心布局有夠靈

理財投資。示意圖/ingimage
理財投資。示意圖/ingimage

川普政府上任後的2025投資市場已過了半年多,財經市場常出現的用詞,不外乎「變、亂、鬧」等負面形容詞,4月初所謂的「解放日」過了90天已屆揭曉的日子;白宮發言人又說,總統川普將簽署行政命令,原7月9日的期限,再次延長至8月1日,且不會再延長。可見,焦急的不只是投資人、各國貿易單位或各國領袖,川普政府期限延長,意味著原先的對等關稅或新稅率,接下來一個月必須緊鑼密鼓地透過各種管道與各國達成協議或談判。

面對2025第3季投資市場,施羅德投信提出「C.O.R.E.」核心方案:基本面好轉,投資市場撥雲見日(Clear)、企業動能強勁掌握機會(Opportunities)、主動投資再平衡(Rebalance)及優勢黃金投資(Edge)等策略,幫助投資人應對市場波動,實現投資目標。

隨著「大而美法案」拍板,施羅德投信產品發展部蔡宛庭協理解讀,此舉將釋放政策紅利,抵禦關稅的負面衝擊,法案內容則是牽涉到,未來十年減稅4兆美元、企業資本支出抵減、債務上限提高5兆美元等,整體來說,減稅與投資激勵將逐步釋放成長動能,為經濟注入穩健支撐,半導體與科技產業領漲。

蔡宛庭表示,最新數據顯示,美國ISM(供應管理協會)上周公布2025年6月美國服務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自5月的49.9%(2024年6月以來最低)升至50.8%、創4月以來最高,優於市場預期的50.5%。顯示訂單需求有所回升,然而,就業分項指數由50.7降至47.2,為今年以來第三度縮減,與其他近期就業數據相符,均顯示勞動市場逐步疲軟。

此外,先前公布的美國6月密大消費者信心指數(CCI)跳升至60.5,為今年以來最大單月漲幅,儘管消費者對經濟仍存下行風險,但對關稅帶來衝擊疑慮已緩解,明顯對經濟與通膨的態度轉趨樂觀。利空雖有但利多更多,展現了施羅德投資團隊對第3季基本立場,守得雲開見明月,投資回歸基本面。

施羅德多元資產投資團隊指出,全球主要國家財政政策助攻發力,為市場注入新動能,除了美國「大而美法案」擴及財政制度的重組、英國財政計畫,以及德國財政方案,推升歐元區經濟成長、製造業復甦及歐洲資產利多,施羅德團隊甚至預估2026年歐元區經濟成長達2.2%。此外,蔡宛庭強調,外部環境助力之外,未來三年全球企業獲利成長力道強勁,提供股市有力支撐,商機可期,2026年全球企業獲利預估均達兩位數成長。

地緣衝突突顯多元分散配置的重要性。過往依賴公債避險的思維在高通膨與高利率環境下,已不是萬年法則,現代資產配置需考慮基本面、周期與風險事件模擬,長期投資紀律將是跨越震盪的關鍵,因此,蔡宛庭提醒投資人,未來波動將成為常態,比較妥適的方法就是讓投資組合需保持調整彈性,主動投資再平衡,債券投資方面,推薦投資人關注全球複合債;施羅德債券投資團隊看好歐元區金融債,新興市場本地貨幣債以及機構MBS,分散獲利來源,盡可能在市場動盪之際,捕捉各項投資機會。

第四個布局重點:優勢投資,預判局勢,掌握趨勢,發揮主動式優勢主題投資的特色,施羅德投資團隊推薦金礦股避險主題,把握全球循環型成長契機。金價因戰爭升溫而衝高,且推估聯準會今年9月才會啟動降息循環,投資黃金依然是此刻避險首選。過去15年間每逢重大金融事件,黃金和金礦股在危機衝突年度表現通常優於美股。

面對市場震盪,施羅德投信建議投資人今年下半年採用「C.O.R.E」作為投資方向,投資環境逐漸寬鬆,多元收益為上策,主動再平衡及優勢投資等四大面向。「Stay Hungry, Stay Foolish」這句話是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在2005年史丹佛大學的畢業典禮演講時的結語。投資也是如此,「永不滿足,別懼失敗」,守住核心,相信能在不確定性偏高的市場環境中,為理財打底,創造長期價值。

理財

延伸閱讀

Meta開出2億美元天價挖角蘋果AI主管龐若鳴

上奇營收/6月4.15億元 月增14%、年減3%

結合AI與靜音科技 新北群募輔導團隊「Arpha智慧電子鎖」正式啟動募資之路

曾演出李安強片!「星艦爭霸戰」男星驚傳過世「死訊藏1個月」

相關新聞

存款2千萬也不夠退休?雨果「不是不行」:但通膨後仍想讓生活保有選擇

「退休金多少才夠?」過去我多次提醒,1000萬的退休金目標並不夠,每年50萬的被動收入也不夠。近期參加節目錄影時,我習慣建議投資人,以2000萬至3000萬當作退休金的目標。當然,也有不少人覺得,這樣的目標太高,太遙不可及。 我想用這篇文章來解釋一下,我所說的金額,只是適合特定目標族群,譬如目前剛出社會工作的人,或是中年已累積有一定資產,工作收入也不錯的人,還有目前擁有1000多萬資產已經考慮要退休的年輕/中年人,並非適用所有人。 台灣的貧富差去頗大,科技業年收300萬以上的一堆,一般服務業年收不到50萬的更多,我不管舉何種例子,都只會適合一小部分人,所以千萬不要拿舉例直接套用在自己的身上,你需要知道的是概念,然後調整數字,套用到自己的情況。 年紀已經60歲了,銀行資產只有500萬能不能退休?當然也可以,假如500萬可以帶來年被動收入25萬,平均一個月2萬,再加上勞保年金每個月2萬元為例,一個月就有4萬元的生活費,以一兩個人的需求來說,應也夠生活。

老闆落跑! 申請積欠工資墊償 先做一動作

美國對等關稅對世界各國祭出高關稅,導致全球經濟進入高度不確定性,台灣傳統產業成為重災區,無薪假企業及人數攀升,再加上如果...

兩人存1488萬就能退休躺平!他列「每月基本開銷」喊:比想像中容易

要存多少錢才能安穩退休?對大部分人來說,提早退休,享受財富自由的生活似乎遙不可及,但有網友列出退休後每月基本開銷,仔細盤算…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