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政治報復「玩真的」! 同黨參議員坦承:我們都很害怕

氣勢不如上回…藍營支持者相約北檢外 大唱軍歌「夜襲」撐場面

【專家之眼】川普關稅政策的影響

川普總統3日在白宮準備離開時向記者做出手勢。歐新社
川普總統3日在白宮準備離開時向記者做出手勢。歐新社

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確實引發了廣泛的批評,其目的是縮小美國的貿易逆差,鼓勵外企投資美國,但實際上已導致美國內部商品價格上漲,增加消費者的負擔,可稱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是否短空長多,有待觀察,尤其對於相關國家的影響甚鉅,值得關注。

由於重塑美國製造業的過程冗長,還要受到政策、技術和全球供應鏈動態的影響。雖然川普政府通過政策激勵吸引企業將生產基地遷回美國,其中自動化和機器人技術的應用,正在改變美國製造業的成本結構,並非不利。另一方面,美國製造業正在減少對中國的依賴,這些都需要相當的時間調整。

但問題是美國民眾能忍耐多久,目前因民生用品價格上漲而產生的反彈聲浪已局部顯現,連美國前總統歐巴馬都出來嗆聲反對川普,情勢並非樂觀。此外,全球供應鏈的動盪和國際貿易關係的緊張,也可能進一步削弱美國經濟的競爭力。

在大陸方面,還有許多國家都有對華貿易逆差,比如印度、英國與歐盟、日本等,當前若北京顯得軟弱,難免引發其他國家可能仿效美國的行為,導致更嚴重的圍困。因而,大陸迅速採取反擊措施,包括加徵對等關稅、限制稀土出口,以及將多家美企列入出口管制清單,還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起訴訟,尋求國際爭端解決機制,儼然有意帶頭形成貿易上的反美聯盟,以應對美國的壓力。中國既要對抗美國,又要防止全球秩序陷入混亂,並擴大自身在全球分工中的影響力,確實任重道遠。

在對台灣方面,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可能因關稅增加而價格上漲,削弱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尤其是電子產品和半導體等領域。台灣企業可能需要重新調整生產布局,也可能面臨經濟結構的重新洗牌,企業需要加速升級產品附加價值,以應對高關稅環境。尤其,電子代工、傳統製造業等出口導向產業首當其衝,可能面臨利潤壓縮和市場份額下降,因而可能需要加強與其他國家的合作,尋求多元市場,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

由於美中貿易戰加劇,各方都泥菩薩過江,可能使兩岸關係更加複雜。故台灣可能需要在美中之間尋求平衡,避免陷入地緣政治的漩渦,更應加強兩岸的經濟和文化交流,以便自求多福。

川普 關稅

延伸閱讀

川普對等關稅 晶片業:「最擔心狀況來了」終端買氣勢必受挫

美財長:關稅政策將堅持到底 市場總是低估川普

川普關稅衝擊 沙烏地股巿挫6.78%創5年最大單日跌幅

超高關稅上路前 美財經官員口徑一致不退讓

相關新聞

【專家之眼】牛排吃多了怎會回頭啃槓子頭?

川普劍指中國,不客氣地攪亂全球經濟秩序的關稅貿易戰,中國不客氣接招、回敬後,僅管制對美稀土貿易一項,美國頓時陷入慌亂,就...

【專家之眼】誰是甩鍋第一名的老闆?不戒視成謂之暴

你是否看過一些老闆,碰到不如意的事,就怪罪下屬?就像明朝亡國之君崇禎自盡前所說:「皆諸臣誤朕」,究竟是誰誤誰呢?要是有幸...

【專家之眼】教育部長的「言論自由」

最近部分大學生響應民進黨的「大罷免」,在校園設攤收連署書,有些學校的攤位遭撤除,便抗議侵犯言論自由;有教授批評這些學生是...

【專家之眼】沒看懂脫中上意 卓揆要終止ECFA嗎?

相對而言,一人行事多少參雜賭徒性格,因為風險只需少數人負擔,但隨著影響人越多,越會趨於全盤考量。例如在商界,常出現即便個...

【專家之眼】川普浪潮與中方應對

川普政府推動的關稅大戰,不只是單一經濟手段,而是一場針對21世紀全球經濟秩序重構的大工程。其核心建立在美國經濟顧問委員會...

【專家之眼】 兩強關貿戰誘發臺海戰端可能性

華盛頓與北京關貿大戰4月2日正式開打,就目前狀況看來,雙方互不相讓,紛紛陸續加碼,毫無退讓跡象。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