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員工店內「下藥性侵」女同事 摩斯漢堡發聲明:開除永不錄用

陸藥房每日關百家 營收曾「穩如ATM」如今為何雪崩?

美國最新貿易障礙報告出爐!點名台灣「卡」美規車、美豬牛

退休族解定存搶買 拆解高股息ETF狂熱

銀髮族將退休金或定存解約搶買ETF,但殘酷的現實卻是未必真的能賺到錢。此為示意圖。路透
銀髮族將退休金或定存解約搶買ETF,但殘酷的現實卻是未必真的能賺到錢。此為示意圖。路透

ETF是近年最夯的金融商品之一,投信公司陸續發行高股息、季配、月配等各類型ETF,吸引市場資金投入;銀髮族甚至將退休金或定存解約搶買ETF,但殘酷的現實卻是未必真的能賺到錢,收益也不見得比定存好。

ETF(Exchange Traded Fund)為指數股票型基金,是一種由投信公司發行、並在證券交易所掛牌的共同基金,最常見的就是追蹤大盤指數、特定產業指數,規劃投資一籃子的成分股票,更有交易石油期貨等高風險性質金融商品的ETF。

高股息ETF最熱門 不保證獲利但靠過去績效吸睛

兆豐國際投顧副總經理黃國偉對中央社記者表示,從與客戶互動的經驗觀察,銀髮族近年開戶數增加,不見得是解定存買ETF,也可能是解約壽險投資型保單,把資金挪到證券商開戶,當時造成排隊搶買ETF,還不一定買得到。

他說,會有這種現象,原因就是投資型保單的宣告利率僅2至3%,相對於ETF的7%、8%報酬率,根本無法留住銀髮族,他們寧願把錢拿到券商開戶,排隊申購ETF。

不過,黃國偉直言,ETF的7%、8%報酬率是指過去績效,投信公司發行ETF等共同基金,申購說明書一定會有「過去績效不保證未來獲利」這類警語。台股多頭格局下,高股息ETF有7%、8%報酬率不稀奇;但股市不會永遠多頭,一旦行情走空,要有這樣的報酬率仍有難度。

他解釋,多數高股息ETF的遊戲規則是建立在多頭市場的環境,台股現金殖利率大約只有3%多,有7%以上殖利率的股票才100多檔。「高股息ETF,為何能號稱7%、8%年化報酬率,答案就是把淨值拿來配息,等於拿自己的錢配給自己」;但台股近半年呈現震盪修正格局,導致近期很多高股息ETF「破功」,配息持續走低。

富邦投信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進行2024「國人安心樂活享退調查」,結果顯示,已退休族群運用ETF的投資比率,已從2017年的1.44%,大幅上升到38%。

調查顯示,退休族投資配息型ETF熱度持續升溫,高達86.13%的受訪者表示曾購買這類投資產品,尤其季配型ETF以50.73%占比居首,月配型占比25.12%居次。

高股息ETF在媒體大幅報導,以及投資人口耳相傳下,被形塑成穩定獲利的金融商品;很多人只看到報酬率7%、8%的高股息,卻未想到股市行情向下之際,報酬率陡降,甚至勉強用淨值配息、侵蝕本金的疑慮。證期局表示,投信發行ETF絕對不能保證獲利,即便暗示保證獲利也不行,投信發行ETF資訊務必表達清楚,避免誤認為保證獲利。

銀髮族追捧ETF像趕時髦 應避免偏聽

針對銀髮族解定存、投資型保單,一窩蜂似的買ETF現象,政治大學財務管理學系名譽教授周行一表示,從學術研究的觀點來看,銀髮族搶買ETF有幾個可能原因。首先,人容易被時髦的東西吸引,受最新報導的內容影響,在媒體、網路傳播影響下,ETF被大量報導,因而吸引投資者,「人容易被接觸的新聞影響」,這是行銷的基本理論。

周行一認為,ETF是隨手可得的投資訊息,投資人很容易就被吸引,此即學術上所謂「花車現象」。因人喜歡跟著熱鬧走,好比看到路上很多人排隊買吃的東西,其實自己不知道這家店的東西好不好吃,卻只因看到大家排隊,就認為應該不錯,彷彿在國外的嘉年華盛會,大家都想上花車。

「花車現象」還有一種經典類型,周行一直言,人就是「怕錯過這次好機會」(Fear of missing out;FOMO)。人都怕錯過機會,投資股市也同樣怕錯過這次賺錢好機會,擔心以後沒錢賺,或者擔心退休金不夠多。因此,行銷手法便鎖定人的害怕點行銷,投其所好的方式。

他解釋,上述此類行銷手法,不只限於ETF,也是常見的保險行銷手法。金融商品的行銷沒什麼不好,資本主義就是利用人性來行銷;若遇到買不起房子的客人,就提供長期房貸。

同樣地,在想賺錢又怕錯過機會的情況下,便造成搶買「大家在談的時髦金融商品」現象。手邊沒錢的人只好解定存、解保單契約,甚至抵押房子、質借股票買ETF這類金融商品,此即「認知的偏誤」,投資人可能因認知偏誤受到傷害。更有甚者,連詐騙集團也利用這種「認知的偏誤」,進行理財詐騙。

為避免在「花車效應」下,銀髮族受大量ETF新聞資訊影響,進而產生認知偏誤,投入不適合自己的投資行為,他建議,人生最好要有理財規劃,務實地選擇適合自己的金融商品,千萬不要想一夕致富,也不要好高騖遠。

銀髮族投資要量力而為 雙向了解金融商品優缺點

周行一認為,「沒本事到匈牙利買城堡,就在台灣買一棟小房子;住不起台北高價的房子,就到其他城市買便宜點的房子。」人生下來就是不平等,不是每個人都很有錢,除非運氣好,畢竟像巴菲特(WarrenBuffett)這種靠投資賺大錢的人終究是少數。尤其是銀髮族,獲利目標宜設定一般水準,千萬不要貪心。

文化大學新聞系教授胡幼偉表示,雖然媒體、網路充斥投資ETF正面消息,但同樣地,有關ETF負面的訊息也可輕易獲得;從訊息傳播的角度來談,銀髮族買ETF應該要接觸「雙面訊息」,避免偏聽。

胡幼偉解釋,說ETF好的訊息很多,但也同樣有很多負面訊息,網路上常見抱怨投資ETF的失敗經驗,現在網路這麼發達,好壞說法應該都能找到,滿足基本的「雙面訊息」取得;若是擔心誤信網路錯誤訊息,可以找可靠的人幫忙分析,綜合判斷後再出手。

他說,在郵局、銀行定存利率偏低的情況下,ETF這類共同基金經媒體宣傳、投資達人推薦後,便吸引很多銀髮族在內的投資人。尤其投資ETF可賣掉部分或全部出清,有別於手續麻煩及違約金問題的定存解約,也是吸引銀髮族買ETF的原因之一。

胡幼偉坦言,每個人的口袋深淺不同,有人錢多不在乎,但多數人終需量力而為,不要輕信少數媒體或理財達人,說不定他們極力推薦特定金融商品的背後,還存在特殊目的,畢竟「沒有從天上掉餡餅下來」的道理。他建議,不要把全部資金押在同一標的,當然也不要把所有的錢都拿去買ETF。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ETF 高股息

延伸閱讀

00878、00919、0056…重回主戰場!「成交量破55萬張」成為資金庇護所

00919、0050股息回買報酬只差7%多!孫太:高股息ETF會睡公園?沒那麼誇張

21元的00878「不只甜還會填」!相比00919、00929、0056近一年績效最佳

千萬砸00878、0056、00919每月領9萬未來恐行不通!分析師:不如買0050或006208

相關新聞

市值型「逢低布局」00922成交量緊追0050!達人:擔心買貴就採定期定額

元老元大台灣50(0050)突破4萬張,中流砥柱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成交量突破3萬張,新手玩家保德信市值動能50(009803)、群益台ESG低碳50(00923)、FT臺灣Smart(00905)也有破萬張成交量佳績。

聯電ADR飆漲14%…有其成分股的ETF有誰?威利財經角:00919持倉比例跟金額皆最高

持倉比例最高: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占比10.06%,持倉金額約7.92億元,是持倉比例最高的ETF。

0056再配1.07元 他催「買來避險」!網看傻:買債跟00713更好

元大高股息(0056)2025年第2季配息公告出爐,本季每受益權單位擬配發1.07元,以31日收盤價36.68元換算,單季配息率為3.07%,過去一年配息率11.28%。PTT網友大讚「0056超猛超狂,其他高股息ETF跟上好嗎?」然而卻有人直呼是「不能填息的高股息」,沒有投資意義。

0050投資人數破百萬!網卻怕了:擦鞋童入場!不妙

國內規模最大ETF的元大台灣50(0050)宣布調整經理費及保管費,並啟動分割議案投票後,買氣持續升溫,據集保結算所與證交所資料,投資人數於3月28日當周突破百萬,為首檔達成此里程碑的市值型ETF。PTT網友卻感到擔憂,熱議「大量擦鞋童入場,不妙啊」。

大盤怎樣才算止跌?小童「4個方法」判斷:現在已經很適合長期投資人慢慢布局

0050、006208看法一樣,170、100元左右;就可以開始考慮。

0056連四季配1.07元…年化預估高達12%!存股哥:股息是企業給的承諾

雖然0056在過去一年的漲幅不盡理想只有-12.2%,但存股本來就是看長期,如果把時間拉長到五年以上,其實報酬是相當可觀的,過去五年的漲幅是+10.24(41.76%),而且這個報酬率還不含股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