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的跌幅跟股災比僅「小菜一碟」!達人:長期投資人反而開心進場撿便宜

川普政策不確定性、通膨難降溫、經濟前景不明、美中貿易戰升溫、地緣政治風險、AI泡沫...等,在種種利空衝擊之下,近一個月的股市陷入恐慌。今年迄今,標普五百指數跌幅4.9%、台股加權指數跌幅5.38%;如果從2月的高點起算,標普五百指數迄今跌幅9.2%、台股加權指數跌幅8.96%。美股四大指數與台股加權指數再次跌破年線,而且似乎還沒有止跌跡象,股神巴菲特的波克夏公司目前持有現金高達3340億美元(約新台幣11兆元),背後含意引來諸多揣測。
近五年才開始投資股票的版友,正好趕上一波大多頭,會有一種股市只漲不跌的錯覺。
一旦遭遇真正的金融海嘯,股市跌幅50%起跳、低檔盤整數月至數年,意志不堅的投資人會徹底絕望。進入股市,就要有股票資產大幅縮水的心理準備。台股與美股今年截至目前為止的跌幅,其實不過是小菜一碟,沒必要過度驚慌。
股市陷入空頭,真正需要恐慌的是投機客,融資融券、期貨權證、股票質押、短期信貸...等,這類投機客必須短線回收資金,賭對方向就開心發財、賭錯方向就萬劫不復。如果您和版主一樣是長期投資人,主要投資市值型或高息型ETF,而且是閒錢投資,那麼恐慌的市場可以說是來送禮物的聖誕老人,應該要開心進場撿便宜,而不是跟著恐慌、胡亂買賣。
目前市場看空的意見似乎壓過看多,恐慌情緒揮之不去,短線似乎難樂觀看待,至於會跌到哪裡、會低檔盤整多久,沒有人能準確預測。接下來,美國將有多項經濟數據出爐,例如ISM製造業指數、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等,如果這些經濟相關數據持續惡化,股市就很有可能繼續往下沉淪。不少機構法人認為,美國第一季經濟可能呈現萎縮,這也許是近期資金不斷撤退、股市跌不停的原因之一。如果經濟真的陷入衰退窘境、AI真的只是個泡沫,再跌個10%、20%並非不可能,尤其享有高本益比的科技股,會面臨更大幅度的估值修正。
經濟持續成長或衰退、股市多空,其實都是正常的景氣循環。2024年股市行情大好,投資人賺飽飽,今年股市若是全年區間盤整或走跌,也不過是循環的一部分,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不要問版主股市何時止跌、何時重回多頭,版主不知道。股市長期始終是往上走的,抱持著這個信念,版主選擇一直待在市場、定期買進。跌幅較深的市值型與科技型ETF是版主優先考慮增持的標的,高息型ETF跌幅小,版主反而會建議不用急著買。
投資股市最佳的時機是十年前,次佳就是現在。對於長期投資人而言,市場大特賣是撿黃金的好機會。只要做好市場也許繼續下挫20%、30%的心理準備、只要做好資金控管(不胡亂融資)、只要挑選好標的(不會選個股就安分投資ETF),市場空頭總會有結束的時候,不要等到股市收復失土了才抱怨當初為什麼不勇敢進場。
版主選擇待在市場、持續買進,這是版主個人的操作模式。至於各位版友們選擇何種策略,是否暫停買進、等待落底訊號浮現,或者先賣出再買回,還請版友們自行審慎評估,盈虧自負。
◎本文內容已獲 存股方程式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