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願00919若本季配0.72元能領息86萬!孫太解析:領息只是左手換右手嗎?

領息只是左手換右手嗎?
前幾天跟悟天提到近期很多人都認為領息不過就是左手換右手,這樣的想法對嗎?
悟天說:「其實別看我股齡27年,前10幾年,我也覺得配息就是左手換右手,有啥好參與除權息的?」
因此只要那個時候買進股票即將參與除權息就會選擇出脫,之後再買回,甚至覺得參與除權息的人都是「白○」...除權息前後的權值都相同,又有什麼好參與的呢?我要賺的是「資本利得」,是「價差」!
也因為思維上這麼認定,覺得每年領個5~6%是在賺什麼?還不如我一次看準,幾天就可以賺超過5~6%,拜託,一個漲停板就7%了耶(以前是7%,後來才放寬至10%)!
然後...悟天的這個思維就是造就了他「穩定的賠錢」!
從完全不參與除權息到第一次參與除權息居然是投資17年之後
是的,第一次參與除權息是參與第一金的配股配息,印象深刻,領了8萬元!但,「心態」不同了,雖然息不多,但投資心態從想要「賺取資本利得為主」轉換成「跟著公司成長」為主的心態!
所謂的配股配息就是公司有獲利,扣除掉營利成本之後,發放給股東共享的成果,所以參與除權息就是把自己的投資心態從「賭漲跌」轉換至「投資股東」的心態!
也因此,在存股階段一時,「累積股數」就變成了成為股東最在意的事情!
記得當時很多人在存金融股,且很多存股夥伴到達分行時還會說:「我來巡視分行狀態了」,也蠻有趣的!
所以悟天的感想是,他以前不參與除權息,也覺得除權息=笨蛋,但因為投資心態偏重價差,所以穩定賠錢!後來開始參與除權息,但投資心態改為長期持有,長期投資,不再侷限於資本利得,而是與公司共榮共享,卻也因此開始穩定獲利並成長!
所以,不是除權息好不好,而是「投資心態決定一切」!
價差,一點風吹草動都會讓人驚慌失措!長期投資,看的是趨勢以及最後的結果!但當我們用長期的角度來觀看股市時,就可以發現長期趨勢是往上的,也因此,只要能「長期持有」,基本上都是獲利狀態!
而如何讓自己能「長期持有」呢?就變成存股階段二的重點!
「足夠現金流穩定長期投資心態」!其實長期投資有很多方法,但萬法不離其宗,這個「宗」就是你必須有穩定的現金流讓自己好好生活,畢竟,如果連生活都不好過了,這時又開始遭遇到股災回檔,又怎麼能保持平穩的心態呢?
這個穩定金流可以是「本業薪水」、「房租收入」、「股票配息」or...只要你有穩定的金流,基本上長期投資時就算遇到短期回檔,對於你的心態影響也不會過大,因為「你的生活還是照樣過」!
但只要過了回檔期,你的持股甚至有機會續創新高,你的投資成果比之前更進一步,這時你又會感受到...原來長期投資這麼好!
也因此,追求更穩定的現金流,減少個股的影響,讓孫太進入了ETF投資階段!
最後,除權息不過是左手換右手就是觀看角度的差異:
現金流變得可控與可運用-當股息變成現金入袋,投資人可以自由決定這筆錢的用途
再投入
買更多高股息ETF,形成雪球效應生活開銷:對退休族或追求被動收入的人來說,這是實際可用的現金流
如果是「成長股」不配息,那就只能靠賣股才能變現,這對追求穩定現金流的族群來說,風險與心理負擔都比較大。
心理帳戶 vs 現實使用
領息後即使股價除息下跌,但投資人會更容易認定這筆配息為可使用的收入。這是心理帳戶的作用,實際上能幫助人更有紀律地使用與規劃資金(例如每季設定預算、退休生活開銷等)
長期來看 息與價不脫鉤
除息會跌,但如果標的是穩定成長的高股息ETF,股價也會在一段時間後慢慢填息、甚至超過原價。例如很多ETF就常出現快速填息現象,表示市場認同其基本面與配息策略。
左手換右手這件事 其實也看你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你是追求資產總價值最大化,你會關注配息與資本利得的總和,相反的如果你是退休族或現金流投資人,那麼能規律地領到一筆不靠賣股的錢,就會是很大的優勢
結論:不是錯 是看角度
說「領息是左手換右手」並不是錯,但這句話過於簡化了投資的現實,忽略了現金流管理、心理因素、投資習慣與人生階段等重要變因
最後最後!又快到了要猜配息的時間了,孫太許願這次00919依舊配息0.72元,讓孫太有機會領息86萬(7月義大利的團費就靠你了)
◎本文內容已獲 孫悟天存股-孫太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