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大甲媽遶境 苦行變最潮文化

9天8夜的大甲媽遶境前天深夜起駕,沿途參香信徒眾多,一路急行軍趕路,較去年提早半小時進入彰化。今年隨行信徒有年輕化現象,學者與廟方初估,約三、四成在40歲以下,昔日遶境是苦行,逐漸成為文化流行。
大甲媽鑾轎昨遶經清水、沙鹿,龍井、大肚、烏日,下午近5時通過大度橋進入彰化。未料在大甲街頭出現揮拳衝突,幸未影響鑾轎往南行進,今天凌晨1時通過爭抬神轎的衝突熱區民生地下道,警方部署大批警力。
大甲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在各接駕點現身,昨也陪同彰化縣長王惠美接駕,一起扶轎前行。媽祖今天清晨從彰化南瑤宮起駕,將一路南下經過雲林,前往嘉義新港奉天宮,預計12日返回鎮瀾宮安座,全長約340公里。
大甲媽祖遶境進香被列為世界三大宗教盛事之一,遶境信徒除了長者、輪椅族,有9旬老婦每年都來,昨也在家人、外傭陪同下陪走一小段,群眾也可見中壯年、年輕臉孔,還有高中生背媽祖神像來還願,也有台積電工程師揪團一起走,有年輕化趨勢。
政大華人宗教研究中心研究員洪瑩發表示,大甲媽遶境入門門檻低,不須報名,也不拘天數,走幾天、何時加入都自己決定,大甲媽遶境從宗教活動變成體驗活動。
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林茂賢開設「台灣文化概論」課程,每年安排學生追媽祖,沿途設簽到站,遶境後要繳課堂報告。他說,過去遶境進香多是長者參與,隨大甲媽祖打開知名度,現在多是年輕人在走,已成為時尚,「沒參加過還會被笑」,象徵年輕人對台灣傳統文化的認同。
大甲媽遶境有不少「神物」廣為信徒蒐集,包括「報馬仔」的紅線、三十六執士隊的文昌筆等,又以壓轎金最搶手,全靠數十名志工巧手摺出。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