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驅逐潮/打擊移民 富國經濟先內傷
移民在歐美等富裕國家愈來愈不受歡迎,但各國打擊移民也面臨兩難,無法迴避人口老化,產業需依賴移民勞動力和技術人才的現實,一旦大規模驅逐,可能引發生產放緩、物價和房價上漲等負面經濟效應。
"經濟學人報導,驅逐移民人口將為經濟帶來3個影響,都與移民帶來的勞動力有關,分別是生產放緩、進口增加,以及可能推高房價。"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前,其陣營便因技術移民議題鬧內訌,反移民情緒濃烈的傳統右翼支持者,槓上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等人的矽谷幫,背後凸顯人才需求與保護本地工作間的衝突。
經濟學家認為,全面驅離、禁止移入或無限制開放都不是好解方,各國應審慎盤點現況,規畫以工作為主的短期契約型勞動力流動政策,讓外來人口有序地進入國內,才是平衡之道。
3年1500萬人 現代最大移動
經濟學人2024年統計,過去3年有1500萬人移居富裕國家,是現代史上增幅最大的移民潮;隨人數遽增,美、英、澳等國都掀起反移民浪潮,英國爆發反移民抗議,澳洲人口研究所(TAPRI)調查3000位澳洲民眾顯示,74%民眾希望減少淨移民,澳洲政府從教育開始祭出更嚴格管制措施,試圖減少移民人數。
川普一上任就簽署行政命令,揚言將驅趕非法移民、限制合法移民數量,甚至取消出生公民權,但在高科技人才H-1B簽證引發爭論時,他卻一改第一任期時批評H-1B對美國人「糟糕、不公平」的言論,選擇支持該簽證。彭博社分析,川普表態似乎暗示移民政策具體細節仍有可塑性,可能受不同支持者言論影響。
勞力缺口 還是要仰賴移民
現實是,富裕國家現都面臨生育率下滑、勞動力不足、老年人口增加困境,移民是目前各國緩解人力缺口的重要管道。倫敦政經學院客座教授普利切特(Lant Pritchett)接受金融時報專訪時直言,老年人口快速成長、勞動力萎縮,將逐漸成為主導富裕國家經濟決策的重要因素。
經濟學人報導,驅逐移民人口將為經濟帶來3個影響,都與移民帶來的勞動力有關,分別是生產放緩、進口增加,以及可能推高房價。
經濟學人引述皮尤研究中心調查,2022年有約1100萬非法移民居住在美國,其中830萬是勞動力,專家估計現在的勞動力數字更高,約占美國全體勞動力6%,主要在建築工地、農場和餐廳工作,近半在加州、佛州及德州。
不只美國,自新冠疫情以來,英國醫療體系內的中國大陸員工數量也增加1倍,肯亞員工數量增加2倍。
驅逐代價 推升各產業通膨
勞動力短缺將導致生產放緩,部分產業將更依賴進口,尤其是目前難以用機器取代的產業,農業尤其脆弱,將承受更高的生產成本,貿易赤字更大;居住成本也可能因此升高,目前非法移民約占建築產業6分之1勞動力,勞動力減少將提高建築成本和影響房屋供給。
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麥克賓(Warwick McKibbin)以模型推估,若川普驅逐750萬移民,勞動力下降將直接影響生產量,導致經濟活動和投資放緩,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預期在3年內會累積下降12%,通膨則會增加7.4%,其中對農業、服務業、製造業等影響最大。
除勞力密集產業,引發馬斯克等矽谷幫與「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陣營間衝突的H-1B簽證,也是美國科技業現在高度仰賴的人才來源。馬斯克在X上發文直言:「優秀工程人才永遠短缺,這是矽谷發展的根本限制。」
專家分析,反移民政策短期內或有成效,例如房價和租金可能暫時下滑,長遠來看仍會對經濟帶來損害。
高盛集團研究顯示,澳洲若每年淨移民數量減少10萬人,租金會下降約1%,但長期下來,移民人數減少將推高其他生活需求的通膨,例如勞動力下降會推升飯店等服務業人力成本,進而導致物價上揚。
專家:移民有助產業創新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去年7月公布移民對經濟和聯邦預算影響報告,移工收入、受教育程度現在雖普遍低於平均,但隨著時間推移,負面影響會慢慢消失,新移民將有助產業創新、提高生產力,預估2026年後,本地勞工的薪資成長速度會因移民提高整體生產力,而快於原本水準。
該報告也指出,由於移民多比美國國內人口更年輕,且都有工作和收入,合法者繳納的稅金將大於社會福利成本。預估移民將比他們獲得的政府福利,包括醫療保險、食品援助等,多繳納6110億美元的稅金。
普利切特認為,反移民浪潮除工作和薪資因素,更深層的原因是擔憂家園和文化遭衝擊。
他說,人們普遍認為自身傳統、文化遺產獨特且有價值,若為了滿足勞動力需求而失去對社會、文化、生活的控制權,甚至失去民族認同,各國人民都會想阻止移民。其中民眾會擔憂難以估算人數的非法移民,「需要的是秩序」。
開闢第三路徑 讓勞工流動
普利切特建議,若要在人口挑戰及國內政治緊張局勢間找平衡,各國在思考移民政策時,應跳脫成為公民和難民庇護這兩種主要移民思維,多開闢第三條路徑,也就是「契約性循環勞動力流動」,由富裕國家為所需勞動力進行技能培訓和管理,在工作期屆滿時讓勞工依合約返回原國家,形成合法的勞動力循環,降低非法可能性。
他指出,永久移民用於高階人才爭奪時,較能被移入國人民接受,但勞力工作如老年照護、清潔等,可思考契約模式,不只對富裕國家有利,對發展中國家也有誘因,在國外工作的收入可匯回國內,還能解決這些國家政權面臨的青年失業挑戰。
德國去年10月便針對印度提出30項措施,包括新簽證計畫、在印度舉行招聘會和提供德語課程等,讓印度勞工有序地進入德國護理、建築、IT等產業,緩解勞工短缺的經濟困境,也解決印度當地勞動力過剩問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