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北京辦完告別式 「報告班長」張立威花葬回歸自然

川普對等關稅 我方「夥伴倡議」怎接招

賴清德總統出席八大工商團體共同舉辦的春節聯誼活動,說明政府的多項政策有利台灣在國內外持續發展,並希望能倡議籌組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創造台美多贏的目標。記者潘俊宏/攝影
賴清德總統出席八大工商團體共同舉辦的春節聯誼活動,說明政府的多項政策有利台灣在國內外持續發展,並希望能倡議籌組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創造台美多贏的目標。記者潘俊宏/攝影

美國總統川普13日下令,要求研究對眾多貿易夥伴加徵「對等關稅」,川普並再次點名台灣搶走美國的晶片生意。眼見關稅戰兵臨城下,賴清德總統14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會後表示政府會審慎應對,強化台美溝通,增進彼此理解,政府更將提出「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

對於所謂「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的意涵,業界解讀是未來台灣出售的晶片都得遵循美國訂出的規範,細節尚不清楚。

各界評斷川普執意的後果,恐會是美國晶片業一大災難,國內專家呼籲應將此議題升高為「國安議題」,跨部會擬妥因應對策,避免美國一連串威逼,動搖台積電根留台灣的心。

川普先前拿加拿大和墨西哥開刀,原本自2月起加徵25%關稅,在加墨兩國與美國達成協議後,皆暫緩實行一個月。加墨兩國雖未透露協議內容,但川普上任後大打關稅牌藉此達到政治目的,是與制定美國與其他國家貿易談判的主要手段。

川普的白宮團體當然也知道半導體產業鏈扮演的角色,及對台晶片課重稅後,美國是最大受害者。美國智庫分析將造成輸美晶片大漲高達59%;當地評論家甚至批評川普若對台積電加稅,不僅決策荒唐,且稍早宣布的星際之門計畫更將直接受害,因為未來採用的AI高階晶片,除了台積電之外根本找不到替代生產廠商。

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The German Marshall Fund)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日前表示,川普的目的是希望台積電能承諾在美國多蓋晶圓廠,將更多晶片生產帶到美國。

一位半導體專家分析,這是產業界最不樂見,也最怕川普會做的事。美國半導體生態系不完整,台積電亞利桑那州第一廠從建廠到完工量產,時間是台灣2.5倍,成本更是台灣的好幾倍,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形容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受盡各種訓練」,若台積電被迫在美設研發中心或研發更先進的1.4或1奈米,等於把台灣最重要命脈抽去美國,也將讓台積電陷入更深泥淖。

這位專家疾呼政府成立跨部門專責遊說小組,以交換讓利力保台灣半導體命脈,而不是讓台積電自己面對。

台積電 川普 美國

延伸閱讀

川普、普亭通電話…芬蘭總統:美俄談判絕不能重塑歐洲安全體系

NHL/川普惹怒加拿大人 美加冰球大戰開賽9秒3度幹架

川普批台灣搶生意 「3套劇本」台積電最不怕晶片關稅

川普「MAGA風暴」席捲歐陸!美媒:連番震撼教育 掐得歐洲難喘氣

相關新聞

郭崇倫會客室 EP199|台灣還不在川普外交議程上 AIT主席將成政策風向球 ft.華府特派記者

美國總統川普一上任便掀起政治風暴,讓各界繃緊神經、新聞圈疲於奔命,國際關係更是劇烈變動。在這樣的環境下,駐美記者如何適應?美台關係又將走向何方?本集郭崇倫會客室連線聯合報華府特派陳熙文,分享他在華盛頓的第一手觀察。

美俄主導和平談判 只因川普看準烏克蘭比較好擺平?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美中貿易戰進入新階段,經過第一輪磨練,中國在應對關稅戰上更具經驗,將有更多的反制手段,而未來雙方可能會有更多的關稅博弈,尤其是在貿易協議執行方面,可能成為美中關係的長期挑戰。 看點2:以色列與哈瑪斯的停火協議看似有進展,但實際上充滿不確定性,人質交換雖勉強維持談判動能,卻無法掩蓋加薩局勢的脆弱和平,尤其是川普拋出的「清空加薩」言論,更讓地區局勢雪上加霜。 看點3:川普與普亭通話後,表示將展開烏克蘭和平會談,兩人並計畫盡快會晤。這暗示美俄可能在無烏克蘭參與的情況下達成協議,恐使基輔面臨極大外交困境,也將加劇歐洲國家的不滿。

美欲保AI優勢 歐來勢洶洶

中國大陸新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近日推出R1模型,官方稱僅需OpenAI的ChatGPT o1約50分之1至...

陸逆襲AI戰局 力圖多方突圍

近年美國持續加大對大陸晶片出口管制,不斷祭出禁令,包括切斷大陸取得輝達的A100、H100等高性能GPU,以阻斷大陸人工...

因應地緣政治 看懂台積電全球布局

全球均屏息靜觀川普2.0出招,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日前也破例將董事會拉到美國舉行。雖然台積電10日在美國召開董事會後未...

美中AI戰 波及台半導體供應鏈

台積電在美國強大的威逼下前去設廠,未來還將面臨更多挑戰,其中關鍵還包括如何替供應鏈排除障礙。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