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戰神爺爺胡璉 胡敏越:歷史給爺爺勳章…現代恩主公

「祖父從不為自己的功績留名,但金門人卻稱他『現代恩主公』,這就是歷史給他的勳章。」胡璉的孫子胡敏越用一句話,形容祖父與金門的關係。
胡敏越是胡璉長子胡之光的兒子,深受祖父儒將風範影響,從小循規守序,還成了牧師。擔任胡璉故居紀念館暨研究中心理事長的他,埋頭研究胡璉過往事蹟與戰績,講述著祖父的故事,曾以「我的戰神爺爺」為題演講。他說,封胡璉為戰神的是郝柏村院長,他才敢以此題目開講。
「爺爺濃濃的鄉音,說話時語調略顯嚴肅,每次對孫輩講話,最後都只剩我一人,其他小孩都跑光了。」胡敏越描述著與胡璉的親密關係,他說,他特別受爺爺偏愛,名字中的「越」就是紀念爺爺出使越南。
金門砲戰 以空包彈安撫孫子
胡敏越說,位於新北市新店頂城的胡璉故居是他出生成長的地方,也是他陪伴爺爺晚年最後四年的地方。他回憶,一九七六年,歷任金防部司令官受邀到金門提振士氣,身為首任司令官的爺爺帶著當時只有十二歲的他同行,當時還在八二三砲戰後「單打雙不打」的年代,晚上睡不著,爺爺以「這是空包彈、不危險」安撫他入睡,隔天一早他看到滿地砲彈殼,懷疑地問爺爺「你還說沒有危險?」爺爺沒回話,只是笑笑。
「我人生第一次去金門,卻是爺爺的最後一次。」胡敏越說,爺爺到訪金門後的隔年六月因心臟病驟逝;當時,爺爺在台大歷史系研讀,碩士論文只完成三分之二,為家人留下「活到老,學到老」的典範。當年家屬依遺願將骨灰撒在金門水頭灣海面,金門百姓擺香案送行的畫面令人動容。
傾力助老兵 身後留滿箱借條
「很多人以為我們家很富有,其實爺爺走時只剩一間老屋和滿箱借條。」胡璉的孫女胡敏珍回憶,親友原以為爺爺的保險箱內有很多珍貴物,沒想到多是老兵借據,「老兵們有困難,爺爺就傾其所有幫忙,也沒追債,留下許多借據」。
胡敏珍是胡璉三子胡之耀的女兒,二○一九年接手長兄送大陸老兵骨灰回家鄉的工作,二○二一年創立「胡璉將軍和平公益促進會」並擔任理事長,服務的個案超過百件。
「我爺爺一輩子不是打仗就是讀書,世人既稱他為福將(因為多次逃過生死危難),也稱他儒將。」胡敏珍和堂兄胡敏越用自己的方法,讓祖父的故事與精神繼續傳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