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驚動地方政壇!他砸壞罷團車輛 苗檢4天火速偵查求重刑、褫奪公權

專訪/「最美士官長」變上市生技董座夫人 聞拼4胎嚇到不寒而慄

紐時:新教宗名號意義深遠 既向前人致敬也自我期許

新教宗選擇良14世作為名號,深富寓意。新華社
新教宗選擇良14世作為名號,深富寓意。新華社

梵蒂岡發言人布魯尼(Matteo Bruni)8日向媒體表示,羅伯特・法蘭西斯・普雷沃斯特(Robert Francis Prevost)樞機選擇「良14世」(Leo XIV)這個名號,是一個明確且刻意的歷史指涉,旨在向最後一位「雷奧教宗」致敬——即在困難時期領導教會、並協助教會邁向現代世界的良13世。

良十三世(1878–1903年在位)是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教宗之一。他最廣為人知的事蹟,是於1891年頒布的通諭《新事通諭》(Rerum Novarum),主張勞工有權獲得基本生活工資,並為教會現代社會教義奠定基礎,因此被尊稱為「勞工的教宗」。

布朗大學歷史學者柯策(David I. Kertzer)指出,當時教會面對興起中的社會主義浪潮,良13世試圖與工人階級建立關係,修補資本主義的缺陷,在資本與勞工之間尋求妥協與合作。他在教會歷史上被視為連結前現代與現代教會的重要過渡人物。

柯策指出:「良13世雖在多方面仍屬保守,但他的確開始對貧苦階層伸出援手,是個中間路線的教宗。選擇良14世這個名字,似乎也象徵著延續方濟各的精神,但稍作收斂與調整。」

西北大學宗教史教授奧西(Robert Orsi)也認為,良13三世是一位「積極參與時代議題」的教宗,他對工業化社會的回應既具權威又充滿憐憫。他選擇站在工人與工會一邊,展現道德領導力。

因此,良14世沿用此名號,可能象徵著他有意願以同樣的精神回應當代世界的重大議題。奧西指出,良14世在首次公開講話中提到一個「面向世界的全球教會」,或許正暗示他將挑戰當前在世界各地興起的民族主義浪潮。

布魯尼補充說,良14世選擇這個名字,也是在重申教會現代教義對「人的生命與工作」的關注,即使是在人工智慧的時代。

歷史學家魯斯科尼(Roberto Rusconi)指出,良13世即位時正值教廷失去領土主權(教宗國在1870年被義大利兼併),但他致力於重申教宗擁有超越國界的道德權威。他亦深耕信仰生活,寫了11封有關聖母玫瑰經的通諭,強化信徒對瑪利亞的敬禮。良14世亦在首次講話結束時帶領信眾誦念玫瑰經,延續這項傳統。

此外,良13世是第一位被攝影機拍下影像的教宗,也創設梵蒂岡天文台,象徵教會對科學的開放。他曾寫道:「教會及其牧者絕不反對真實與健全的人類與神學科學,反而以所有可能的努力擁抱、鼓勵並推動之。」

教宗 梵蒂岡 美國 良十四世

延伸閱讀

十萬群眾湧入爭睹新教宗 人選爆冷門狂查手機

白襪還是小熊隊?新教宗良14世當選掀芝加哥分裂戰 家人曝答案

新教宗名號為何選擇「良」?宗教學者從上一位同名教宗找端倪

天主教新教宗誕生 嘉義教區主教浦英雄:跌破大家眼鏡

相關新聞

首位美籍教宗 教廷:教宗良十四世就職彌撒將於18日舉行

教廷今天宣布,新任教宗良十四世(Pope Leo XIV)就職彌撒將於18日在聖伯多祿廣場(St. Peter's Sq...

新教宗良十四世首場彌撒 期許教會成為燈塔「照亮世界暗夜」

羅馬天主教新任教宗良十四世今天在梵蒂岡主持上任以來的首場彌撒並講道,他表示希望自己當選教宗,能協助天主教教會為「這個世界...

新駐教廷大使抵羅馬履新 賀忠義:台梵密切好夥伴

新任駐教廷大使賀忠義上午抵達羅馬履新,他在機場再度轉達總統賴清德對新教宗的祝賀,並以教友身分傳達來自台灣教會的問候。他深...

新教宗良十四世上任 台灣區主教團將組祝賀團

教廷順利選出羅馬天主教會第267任教宗良十四世,天主教會台灣地區主教團今天說,將組祝賀團參加教宗就職大典,也希望能邀請新...

「良十四世」成首位美籍教宗 陸外交部祝賀:盼推動中梵關係改善

中國外交部今天對美國籍樞機主教普瑞弗斯特當選羅馬天主教新任教宗表示祝賀,並稱希望梵蒂岡在新教宗的領導下繼續與中國對話,共...

天主教新教宗「良十四世」上任 北京祝賀:盼續以建設性精神對話

天主教新教宗良十四世已經當選,在大陸天主教一會一團發出賀電後,大陸外交部也表示祝賀,且強調,希望梵蒂岡在新教皇的領導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