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內政部提修法 增訂罷免領銜人及被罷免人可募款收政治獻金

大罷免遍地開花,但現行「政治獻金法」對罷免活動能否收受政治獻金未有相關規範。內政部指出,現行法規規定,從事罷免活動的經費募集,應透過政黨始得為之。目前政治獻金法修正草案已報行政院審議,增列罷免案提議人的領銜人及被罷免人收受政治獻金機制。
內政部說明,政治獻金是指對從事競選活動或其他政治相關活動的個人或團體,無償提供動產或不動產、不相當對價給付、債務之免除或其他經濟利益;且得收受政治獻金者,以政黨及擬參選人為限,因此,從事罷免活動的經費募集,應透過政黨始得為之。
不過,如果罷免領銜人只是一般公民,就沒有辦法依據此法收受募款,過去多半委由協會協助,過去民進黨、民眾黨都有立委提案修法,主張賦予罷免團體可依法收受募款,內政部修法草案也在2020年將修法草案送進行政院。
針對進度,內政部說明,政治獻金法修正草案已增列罷免案提議人的領銜人及被罷免人均得收受政治獻金之機制,至於被罷免人、罷免案領銜人收受政治獻金期間,為罷免案領銜人向選舉委員會領取連署人名冊格式之日起,至罷免案投票日前一日止。簡言之,於第二階段連署方得收受政治獻金,但草案尚未經行政院審議通過,且須送立法院審查,待立法院審議結果後施行。
另外,內政部提及,雖然現行政治獻金法規定,政治團體也可收受政治獻金,但在2017年政黨法立法後,規定政治團體應於兩年內轉換為政黨,故目前已無政治團體;政治獻金法修正草案也配合刪除政治團體得收受政治獻金之規定。
內政部呼籲,社會各界進行的罷免活動應遵守政治獻金法相關規範,勿逕行收受政治獻金,以避免觸法受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