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康橋單車環島車禍!他南迴公路目睹師生「自律騎車」讚:沒法再挑剔了

奧運/爭取MLB放行選手 籌備會主席有意喬2026經典賽成資格賽

告別學術圈/職涯發展沒盼望 相對剝奪感逼走文學博士

超扯!檢調搜索「不小心」帶走重要公文 宜蘭領罷免連署書只剩1天

宜蘭地檢署指揮調查站搜索國民黨縣黨部,遭黨部指控扣走中選會公文,使得罷團無法領取二階罷免連署書;檢方一度否認查扣,晚間再向調查站了解,坦承搜索時「不小心」把這張重要公文挾帶走了。記者戴永華/攝影
宜蘭地檢署指揮調查站搜索國民黨縣黨部,遭黨部指控扣走中選會公文,使得罷團無法領取二階罷免連署書;檢方一度否認查扣,晚間再向調查站了解,坦承搜索時「不小心」把這張重要公文挾帶走了。記者戴永華/攝影

宜蘭檢調偵辦罷免死亡連署案,24日指揮調查站搜索國民黨縣黨部,事後遭黨部指控扣走中選會公文,致使無法領取二階罷免連署書,因事關重大,地檢署火速澄清「未查扣」,但縣黨部指證歷歷,雙方各說各話。檢方晚間再向調查站了解,最後坦承「不小心」把這張重要公文挾帶走了。

宜蘭罷免立委陳俊宇進入二階連署,25日是向中選會領取二階罷免連署書的最後一天,罷免團體原計畫24日上午9時前往中選會領取二階罷免的連署書,但縣黨部一早遭搜索,帶走2袋文件資料,事後縣黨部發現,要前往中選會領取二階連署書的公文不見了,指控遭檢調扣走。

消息傳出後,縣議員楊弘旻與黃琤婷痛批,檢調選擇性辦案,不擇手段打壓公民團體及查辦國民黨,展開赤裸裸政治追殺,無所不用其極,罷免是憲法賦予人民權利,檢調竟然扣走公文,太誇張,一連串動作「昭然若揭」,無非就是要擋下罷免案。

依規定,罷免領銜人收到中選會的公文後10天內,必須持公文前往中選會領取二階罷免的連署書。縣黨部書記長武建華說,領銜人李惠玲本月17日簽收公文,領取連署書最後期限27日,由於26日與27日是假日,所以25日是最後一天,他們原訂24日上午9時出發前往中選會領取罷免連署書,但縣黨部一早被搜索,連公文都被扣走。

此事關重大,擔心誤解造成反彈,宜蘭地檢署晚間火速發布新聞稿澄清,並未查扣二階連署書公文,與事實不符;但黨部書記長武建華仍指證歷歷,被帶走的就是中選會寄給領銜人的公文。

據了解,由於領銜人李惠玲因有事,由副領銜人官天德持李的委託書及印章,連同中選會的這張公文,請縣黨部一組總幹事陳堅豐24日開車載官天德前往中選會,與武建華在台北會合,但人尚未出發,李、官、陳3人就全被帶走約談。

武建華說,時間就剩1天,他因擔心領不到連署書,馬上與陳堅豐的辯護律師連絡,「公文確實在搜索時帶走」。

地檢署雖一度澄清未查扣公文,晚間再向調查站了解,坦承「不小心」把公文挾在一堆資料裡帶回檢視,不過調查站約談時,知道領取連署署時間緊急,「協助」影印一份中選會的公文下來,連同陳堅豐提及的委託書及身分證等,請律師轉知給黨部書記長。

武建華說,如此重要的公文被帶走是事實,檢調竟然不承認,讓人難以接受,且為何不歸還公文正本?還用影本?黃琤婷議員批評「超扯」,扣了就是扣了,如此嚴重疏失怎能說「不小心」?錯過時間就不能領連署書,事關民眾權益,是在「搞什麼烏龍?!」

罷免

延伸閱讀

宜蘭地檢署偵辦罷綠連署案 正副領銜人各以20萬、15萬元交保

宜蘭二階連署書公文遭檢調扣走 藍批:擋罷免不擇手段

罷免二階連署過門檻? 台中藍委黃健豪回應:接受民意考驗

北市5藍委罷免二階連署全過門檻 藍營:不會被嚇倒

相關新聞

同庭法官見解不同...黃呂錦茹會走上柯文哲老路? 今上午開羈押庭

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涉民進黨立委吳思瑤、吳沛憶罷免連署造假案,檢方搜索約談後聲押,法官裁定無保請回、當庭釋放;檢...

影/罷免林沛祥總部被要求關閉整修騎樓? 領銜人控:司馬昭之心

罷免國民黨基隆立委林沛祥連署領銜人陳青逸今天表示,昨天有市府工程人員要求在28日前仁三路連署站總部把鐵門完全關閉,騎樓路...

幽靈連署案 黃呂錦茹今再開羈押庭

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書記長初文卿、總幹事姚富文、第一區黨部執行長曾繁川涉立委吳思瑤、吳沛憶「雙吳」罷免連署造假...

吳沛憶連署修刑訴法441條 挨批助炒股犯脫罪背叛司法正義

民眾黨立委黃國昌指控民進黨立委許智傑等領銜提出「刑事訴訟法第」441條修正草案,正是為了要幫炒作大同股票遭重判定讞的台商...

爆氣戰綠議員「變身超級賽亞人」蔣萬安:遇到不公不義

台北市長蔣萬安近來不僅拋出倒閣說,揚言對賴清德總統不信任投票,前天更爆氣大戰民進黨台北市議員,外界稱他不再走溫良恭儉讓的...

黃呂錦茹在親友包圍下重回北院面對羈押庭 表情嚴肅、未發一語

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涉民進黨立委吳思瑤、吳沛憶罷免連署造假案,檢方搜索約談後聲押,法官裁定無保請回;檢方抗告發回...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