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傾向 對進口品全面課稅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預告,美國總統川普將在美東時間二日下午三時(台灣時間三日凌晨三時)宣布對等關稅。媒體披露,美國將對多數進口品課徵約百分之廿關稅。
川普在白宮橢圓辦公室被問到是否已決定「解放日」計畫時回答「沒錯我已決定了」,至於會以「統一關稅」形式或採取不同、個別關稅稅率實施,川普說「兩天內就會得知」。他表示,關稅是對等的,「他們怎麼對我們徵收,我們就同樣對他們徵收,但我們將比他們更寬容,稅率比他們一直對我們課徵的低,而且在一些情況下可能低很多」。
貝森特同日接受福斯新聞訪問時說,每個國家都有降低各自關稅、減少非關稅壁壘、停止貨幣操縱及停止補貼勞工的機會。白宮表示,川普的對等關稅「以國家為基礎」。
華爾街日報報導,川普團隊已向川普提出如何對其他國家課徵關稅的方案,其中之一是幾乎對所有進口產品課徵百分之廿關稅,一些顧問認為川普傾向於徵收齊頭式關稅。
華盛頓郵報報導,白宮顧問已擬定草案打算對多數進口產品課徵約百分之廿關稅。知情人士透露,白宮認為全面加徵關稅並對汽車和製藥等產業祭出額外進口關稅,能讓美國聯邦政府收入增加逾六兆美元。官員正討論這筆收入用於退稅或發放紅利,現仍規畫中。
白宮仍在研商,若要與每個國家談判對等關稅,可能削弱跨國公司在美國進行新投資的誘因,因為不確定這些關稅是否會長期實施,但若設定長期統一關稅稅率,又可能削弱各國政府與美國談判貿易、稅收及監管政策的積極性。
CNN分析,川普善變作風讓一切在真正發生之前充滿變數,特別是貿易政策。川普貿易政策已讓股市損失數兆美元,加深消費信心疲弱、出現經濟衰退疑慮,外交上還疏遠盟友、破壞西方聯盟體系。
分析指出,川普認為加徵關稅能逼迫企業將製造業和供應鏈遷回美國並創造就業機會,復甦因全球化而沒落的地區,但這種做法會推升物價、影響消費者支出,而且不保證企業一定會將產線移回美國,尤其這種調整可能需要數年,甚至超過川普在位的時間;川普落實這項政策將面臨巨大政治風險,但他似乎對可能後果毫不在意的態度可能引起政治反彈,特別是共和黨已憂心經濟放緩和川普政策將會影響選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