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美「解放日」關稅 動搖與盟友支柱

美國總統川普表明最新關稅對象將涵蓋盟友。紐約時報指出,川普對日本、南韓等貿易逆差盟國,已從揚言撤離駐軍轉而要求實際代價;關稅可能不是談判工具,而是華府期望的永久稅收來源,可能動搖美國與盟友關係的重要支柱。
紐時一日分析,耐人尋味的是,川普政府並沒有給出預訂美東時間二日下午宣布的「解放日」關稅的成本效益分析,包括關稅稅收比起對美國核心同盟關係的傷害,究竟孰重孰輕。
從一個角度看,解放日關稅延伸自川普就職演說的目標之一,即美國將對外國課關稅來使美國人富有。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聲稱,關稅將減少赤字、平衡政府預算,「讓依靠我國經濟生活的人付錢,減輕我們負擔」。
但另一方面,在跨大西洋、跨太平洋和美加同盟關係上,防務關係、貿易相互依存性及八十年多來在各區域培養的連結,是三個密不可分的支柱。川普曾揚言不排除拋棄北約盟邦,稱歐盟成立是為了搞砸美國,還想兼併加拿大、格陵蘭,已引發各方反彈。如今,實施新關稅很可能踢開「貿易依存」這個最後支柱。
被美國課徵關稅的對象可能集結反制,川普也透露擔心跡象。他三月廿七日半夜發文說,若歐盟和加拿大合作傷害美國經濟,將對兩者施加遠大於目前規畫的關稅。
中國大陸三月卅日也稱,中國商務部長已和日、韓同意共同應對川普舉措。南韓聲明,該說法是誇大三國間對新供應鏈的討論,但中國顯然希望留下一種印象,即華府若不和其盟友合作,中國可以。
紐時並指,值得注意的是,川普的國安官員還顯得泰然自若。美國國務卿魯比歐三日將出席一場聚焦俄烏戰爭的北約會議,也就是「解放日」隔天,他勢必得應對其他與會外長不滿。多國外長私下主張,美國尋求與俄羅斯關係正常化是根本性錯誤,還企圖束縛他國經濟。
結果是,北約國家不時開會討論若俄烏停火,可否在美方缺席下籌組維和或觀察員部隊赴烏,也討論英國、法國的核保護傘能否擴及其他北約國家,畢竟美國可能不再可靠。紐時說,這種對美國信任的侵蝕,在川普兩個半月回任前還似乎幾難想像。
美國前國防官員、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外交與國防政策主任謝克表示,北約能夠存續並繁榮,是因為有由安全承諾支持的貿易關係和共同價值,「川普總統覺得,當我們需要友軍從事攸關美國安全的行動時,誰會來幫我們?鑒於當前美國政府舉止,如果再發生一場九一一,又有誰會同情美國人?」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