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職/不占洋將名額之姿奪勝第一人 伍鐸:10年走來意義重大

川普關稅戰如何「自殘」經濟前景?英國脫歐可供借鏡

川普對全球揮出關稅大刀引發一個問題:當已開發國家對主要貿易夥伴設置貿易壁壘,經濟前景會如何?英國當年公投脫歐也有類似情境,如今可提供一些線索。路透
川普對全球揮出關稅大刀引發一個問題:當已開發國家對主要貿易夥伴設置貿易壁壘,經濟前景會如何?英國當年公投脫歐也有類似情境,如今可提供一些線索。路透

「股市經歷多年來最大單日跌幅,貨幣也重貶...」這不是在描述2025年的美國,而是2016年英國公投脫歐的第二天。華爾街日報報導,川普對全球揮出關稅大刀引發一個問題:當已開發國家對主要貿易夥伴設置貿易壁壘,經濟前景會如何?英國當年公投脫歐也有類似情境,如今可提供一些線索。

報導指出,英國脫歐是一次非比尋常的「去全球化」實驗,儘管影響仍在顯現,但人們普遍認為那是一種「經濟自殘」。如果沒脫歐,英國經濟可能比現在好;英國政治人物花了大筆金錢心力,在受去工業化打擊最深的地區,但仍難以扭轉局面。

雖然無法確定,但根據多個經濟模型估算,如果英國從未脫歐,經濟規模可能會比現在大約成長2%到5%,與世界其他國家的貿易量也會增加約15%,這個落差原因是投資減少。換算下來,平均每位英國人每年本可多賺約1100美元。

英國人自己也有了結論。根據YouGov最近一項民調,只有30%的英國人認為脫歐是好主意,僅11%受訪者認為脫歐至今利大於弊。脫歐支持者則說,正因為脫歐,英國現在被川普課徵的關稅只有10%,而非歐盟的20%。

報導強調,英國脫歐與川普關稅戰不能完全類比。英國依賴貿易的程度遠高於美國,而美國國內經濟規模更大、更有活力。英國脫歐不是為了導正貿易逆差,而是要從布魯塞爾手中奪回貿易政策、監管和移民等議題的控制權。

美國龐大的經濟規模代表貿易衝擊不會像英國脫歐那麼嚴重。各種經濟模型預測美國經濟的損失,從未來一年約占GDP的0.4%,到2030年約占GDP的1.5%之間。

但英國脫歐給美國的明確教訓就是不確定性的代價。自2016年公投以來到2022、2023年左右,英國商業投資一直處於停滯狀態。投資減弱意味著長期推動經濟的製造業和科技業將面臨資金變少。

美國也可能會遭遇類似情況,如果企業不確定這些關稅將持續多久。不確定性的時間愈長,傷害就愈嚴重。這可能破壞川普徵收關稅的初衷:吸引工廠和製造業投資回流美國。

然而川普不但沒試著降低不確定性,反而想藉此實現各種政治和外交目標。薩塞克斯大學經濟學家溫特斯(Alan Winters)表示:「我認為對川普而言,不確定性顯然是策略之一。英國脫歐帶來的附帶傷害就是不確定性。但川普喜歡這種不確定性——他喜歡讓每個人都猜不透。」

川普 關稅

延伸閱讀

抗川普關稅大刀 中國先發難歐亞料跟進

00950B介於公債與投等債之間…長期持有理想選擇!避川普關稅務必要有債

要蕭美琴致電川普溝通關稅 張啓楷:不是跟美關係很好?

加州將與貿易夥伴洽談協議 盼減緩川普關稅影響

相關新聞

川普關稅海嘯來襲 英汽車公司捷豹路虎宣布4月暫停對美出貨

英國BBC報導,英國豪車製造商捷豹路虎(JLR)表示,為斟酌如何應對川普關稅的「新貿易條款」,他們本月將「暫停」對美出貨...

陸祭關稅反擊美 將打擊川普農業票倉?報告:須面對選民壓力

中國反制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將對美國進口商品加徵34%關稅。機構報告指出,中國對美國農業進口看似依賴度高,實為可替代性較強...

台灣對美課64%關稅?WTO曝驚人真相「不到2%」 這國家落差最大

美國總統川普2日公布影響深遠的激進對等關稅政策,指控我國對美國商品課徵64%關稅,美國將採取開徵32%對等關稅的反擊措施...

關稅計算公式哪來?華郵揭公布前3小時 川普才拍板「行事全憑直覺」

顛覆全球貿易秩序的川普政府最新一波關稅政策,其實是在川普總統舉行記者會之前不到三小時才拍板。幕僚研擬各種不同選項,川普挑...

關稅助長通膨美債為何大漲?川普「經濟自殘」策略被看穿

美國各天期公債價格4日全面大漲,基準的10年期公債殖利率摔落去年10月來最低,並跌破4%大關,周線降幅為去年8月來最深,...

川普發動關稅戰 歐巴馬質疑「對美國沒好處」批白宮侵犯人權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近日批評美國總統川普第2任期施政,他不認為川普宣布的新關稅「對美國有好處」。他還說,更令人憂心的是白宮侵...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