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戰!美中角力陷入報復循環 雙方啟動談判難度升高

中國大陸在美國總統川普回鍋白宮的最初幾個月,希望了解華府對陸政策卻屢屢碰壁,建立高階溝通熱線的期望也未果,在川普對中國大陸輸入產品加徵34%關稅後,北京也從寄望重啟對話轉為挫敗與憤怒,美中未來可能陷入報復循環的風險,近期啟動談判的難度升高。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川普已暗示願意和中方磋商,北京也希望探索以中方接受條件為核心的協議,例如擴大採購美國產品或擴大投資美國,但之後幾周,資深中方官員想和川普政府互動時,都吃了閉門羹。
此後,每當美國對更多國家與產品加徵關稅,中方都採取被動觀望的守勢,因為缺乏與川普團隊的實際接觸,因此不敢輕舉妄動。
在美方宣布9日起將對中國大陸輸入產品加徵34%關稅後,彼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布朗估算,美國對中國大陸產品課徵的平均進口關稅將升至76%,是川普2018年首度對中方發動貿易戰前的20多倍。
北京一些政策顧問透露,對等關稅引發各界懷疑,是否有能力與川普團隊實質溝通,以緩解中國大陸經濟壓力,北京一名經濟學家表示,「這形同宣告要和中國『戰略脫鉤』」,「在這種極限施壓下,我們能找到邁向協商的道路嗎?基於雙方缺乏溝通,可能很難」。
北京過度依賴正式外交禮儀與傳統程序的作法,也與川普團隊運作模式格格不入。知情人士表示,川普政府點名希望與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等習近平的親信直接接觸時,北京方面退縮,認為這種臨時而非制度化安排的政治風險過高,無法接受。
華府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FDD)資深研究員辛格頓(Craig Singleton)表示,「川普與習近平正陷入一場『壓力與面子』的矛盾僵局」,川普的策略是極限施壓加上無預警外交接觸,認為籌碼與談判可以互補,習近平則更謹慎保守,依賴拖延與自律。
WSJ指出,目前北京一再處於被動守勢,由美方主導議程發展,在實質溝通中斷、談判籌碼不斷流失之際,中方可能更難找到突破口,若雙方持續互不讓步,未來可能陷入更深層、更無解的報復循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