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關稅震撼彈!新台幣逆勢狂升1.95角 成交量爆史上第6大

新北塭仔圳施工挖破瓦斯管 人員搶修現已止漏

面對川普高關稅 各國因應辦法一次看

從美國對越南的態度來看,從「零關稅開始談」的手段恐怕爭取不到川普在關稅上讓步。歐新社
從美國對越南的態度來看,從「零關稅開始談」的手段恐怕爭取不到川普在關稅上讓步。歐新社

針對美國總統川普對台灣實施32%的高關稅,賴清德總統表示,台灣不會採取關稅報復,將透過與美方協商,努力爭取改善關稅對等問題。總統府表示,台美協商可以從「零關稅開始談」,電子、石化和天然氣等產業也會尋求加碼對美投資。

以下整理各國對美國所謂對等關稅的因應之道:

越南(46%)

越共中央總書記蘇林向川普提議,將對美國進口貨品取消所有關稅,以換取美國不要對越南貨品徵收任何額外關稅,並要求將川普將關稅措施實施日期從4月9日延後至少45天。

但川普的貿易顧問納瓦羅周日已表示,越南的提議還不夠。

納瓦羅說,「如果只是降低我們的關稅,並且他們對我們的關稅降至零,我們仍然會對越南出現大約1,20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問題在於他們所有的非關稅作弊行為。」他說,這包括出口補貼以及中國出口洗產地來避稅。

印度(26%)

印度政府表示不會對美國對等關稅採取報復行動,而是將重點放在和川普政府進行談判,以達成降低關稅的雙邊貿易協議。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報導,印度政府也正接觸出口商,以評估關稅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可以為企業提供的支持。

日本(24%)

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將儘快前往美國,向川普提出一項涵蓋範圍廣泛的協議,盼能化解關稅爭端。

石破周一在國會表示,他會先和川普通話,強力敦促美方撤回準備對日本進口貨品課徵的24%關稅。他說:「我們必須讓對方明白,我國並未有任何不公平作為。」

日本決策官員表示,不排除任何因應選項,但目前尚未明確跡象顯示東京是否會採取報復措施。

馬來西亞(24%)

馬來西亞並不考慮實施關稅報復。總理安華周日透過臉書表示,馬來西亞身為東協輪值主席國,將主導東南亞國家「提出一致區域性立場,維持開放且有韌性的供應鏈,並確保東協的集體聲音能清楚且堅定地在國際舞台上被聽見」。

安華在其他則貼文中表示,他已和越南總理范明政通話,討論區域集體因應方式,他也和來訪的印尼總統普拉博沃會談。

英國(10%)

英國首相施凱爾表示,他將在本周宣布支持英國經濟和企業的措施。他投書電訊報(Telegraph)說:「本周,政府將盡一切必要手段來提升國內競爭力,並動用產業政策來協助英國企業免遭風暴。」

電訊報另引述消息報導,最快在本周公布的措施可能包括緊急監管改革,減少繁複作業,並針對陷入困境的產業提供減稅優惠。報導說,英國政府也計劃提前宣布放寬電動車目標,以減輕汽車產業邁向淨零排放過程中的負擔。

川普 關稅
🔍️解讀「海峽雷霆」軍演 共軍3天就能完成海空封鎖台灣

延伸閱讀

川普關稅風暴 工具機公會5訴求盼放寬紓困申請門檻

影/政院邀朝野共商川普對等關稅 吳思瑤:不綁政治議題

川普算盤這麼打!專家:台灣用「兩敗」才能解救股房大崩壞

川普關稅砍到重電業?華城、士電等四雄回應了

相關新聞

川普否認關稅豁免!點名各國別想逃 「尤其是中國」

美國財經新聞CNBC報導,美國總統川普13日駁斥「關稅豁免」是假新聞,稱沒有任何國家能逃脫對美國不公平貿易逆差,以及非貨...

美商務部長:半導體等電子產品關稅 最快在1個月後開徵

美國上周末宣布豁免半導體、智慧手機及其他電子產品對等關稅,但美國總統川普十二日表示,他將於美東時間十四日說明半導體關稅細...

美商務部長:半導體、智慧型手機等產品將面臨個別關稅

路透報導,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13日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政論節目「本周」訪問說,智慧型手機、電腦和若干其他電子產品...

美海關新公告 輸美電子產品 豁免對等關稅

美國川普政府宣布將把智慧手機、電腦和其他電子產品免除於對等關稅之外,可望減輕消費者受到的價格衝擊,並使蘋果、三星等電子大...

陸對美關稅加到125% 習近平:不畏懼任何無理打壓

美國總統川普打響關稅戰後,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昨天首度對此發聲,強調「中國不畏懼任何無理打壓」。同日,大陸宣布對美關稅...

關稅戰後 習近平首發聲:中國不懼任何無理打壓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正在訪問大陸,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1日上午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與其會見,習近平強調,「打關稅戰沒有贏家,...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