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誰輸?克魯曼:川普將吞敗 4點駁「孤立中國」說法

北京為報復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大陸進口貨加徵巨幅關稅,已暫停出口對眾多產業和軍工業至關重要的稀土礦物和磁鐵。與此同時,美國與歐盟的貿易談判似無任何進展。知名經濟學者克魯曼表示,從這兩項發展觀之,川普打貿易戰恐怕是輸定了。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16日指出,從北京最新報復行動看來,中國大陸顯然比川普政府更懂得如何打貿易戰,而川普幫既不曉得自己在幹什麼,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何以見得川普和他身邊的馬屁精不懂國際貿易?克魯曼指出,國際貿易不是關於「你可以賣什麼」,而是關於「你能買什麼」。
簡單說,從事國際貿易的目的,是從其他國家進口你需要的東西,而這些進口貨可能無法在本土製造或成本高昂,比方說加拿大的水力發電。出口--把產品賣到別國--是為了賺取收益,用來買進口產品。
這說明了為什麼,認真分析川普與中國大陸的貿易戰,得到的結果多半是:中國大陸占上風。
克魯曼讚FT分析精闢切中要點
克魯曼指出,英國金融時報(FT)日前的分析就很精闢,文中指出,美國出口到中國大陸的產品「大量集中在農產品」,可以相當輕易地找到替代供應源,例如改向巴西採購原先購自愛荷華州的黃豆。
對照下,美國許多原先進口自中國大陸的產品,卻難找到替代來源。而且,這些原先從中國大陸進口的產品,許多是工業投入品,而不是消費品。
所以,川普挑起的貿易戰將打亂美國自己的供應鏈。衝擊會有多大?想想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情景便知。當時,零件短缺衝擊經濟各層面,也因此助漲通膨。克魯曼警告,那些夢魘可能捲土重來,對川普矢言要振興的美國製造業造成重大傷害。
美國經濟目前受制於中國大陸嗎?克魯曼答案是否定的。美國的生產力仍高,倘若有明智的領導團隊,連嚴重的經濟衝擊也應付得來。問題是,現在當家的是顢頇的川普2.0。
克魯曼4點質疑WSJ報導不可信
從華爾街日報(WSJ)標題為「美國打算用關稅談判孤立中國」的報導,似乎顯示川普關稅計畫背後有謀略?克魯曼認為並不可信,並舉四個理由。
一、WSJ報導顯然是財長貝森特放出的風聲,意在「影響」政策,但目前毫無理由相信主導川普政策的是貝森特,而不是川普關稅軍師納瓦羅或商務部長魯特尼克。
二、即使美國談判員設法與其他國家談判,藉此孤立中國大陸,也不太可能成功,因為在片面撕毀貿易協定、關稅大刀瘋狂揮向所有貿易夥伴之後,川普的國際公信力已蕩然無存。
三、就算川普的承諾可信,哪個歐洲政府會願意加入美國對中國大陸發動的貿易戰,而不惜自毀供應鏈,只求免挨川普關稅懲罰?
四、川普政府用錯武器打貿易戰--明明是槍戰,卻提刀上戰場。
川普關稅戰火力集中在削弱中國大陸產品外銷能力。這確實會打到中國大陸出口產業的痛點,短期出口產業利益勢必受損。不過,北京不乏因應之道,例如可協助受影響的產業因應出口訂單流失,如同川普1.0補貼農民那般;北京也可推出振興措施刺激內需,以彌補出口產業的工作流失。更何況,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中共不必面對選民壓力。
總之,中國大陸可用多種方法,減輕對美出口損失的衝擊;但美國要因應中國大陸關鍵材料斷供的衝擊,難度高出甚多。
重點是,連貝森特這種還算相對聰明幹練的川普2.0官員,打貿易戰的思路竟仍局限於阻斷中國大陸產品銷往美國及「貿易戰盟國」的市場管道。殊不知此刻真正問題在於:中國大陸能否擾亂美國的供應鏈,藉此扼殺美國的經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