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腦部動脈腫瘤變大!許藍方自曝近況 簽下遺囑送醫「緊急動刀」

蔡正元曝日本前高官警告「賴清德出手整肅」 本人發聲抗議了

大立光驚傳遭搜索!9人涉內線交易遭帶回複訊 公司說話了

美中關稅談判羅生門 中國稱未與美協商

美國總統川普這週釋出有意大幅調降中國關稅,白宮隨後又強調不會單方面下調,美中之間究竟是否開始談判,成為各界關注焦點。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週四(4月24日)稱中美談判的說法為「假消息」,並表示美中之間「並沒有就關稅問題進行磋商或談判,更談不上達成協議」。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何亞東也在同日回應,指美中之間未進行任何經貿談判,「任何關於中美經貿談判進展的說法都是捕風捉影,沒有事實依據」。

不過,川普週四會見挪威總理受訪時說,「他們今天早上才剛舉行了一場會議」,但並未詳述有哪些政府官員參與會議:「『他們』是誰並不重要。我們可能晚點會透露……我們一直在與中方開會。」

針對談判進展的各說各話,再度顯現美中之間持續存在的分歧。

事實上,雖然川普在過去幾天以來不斷釋出善意,暗示可能降低對中國的關稅,但中國政府仍維持強硬立場。川普自重返白宮以來,曾多次表態有意就關稅議題與習近平通話,至今也尚未成真。

此前,《華爾街日報》引述白宮高級官員說法稱,川普政府在考慮將部分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的下調至約50%至65%,並考慮採取類似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去年提出的「分級徵稅方案」,把美國認為不構成國安威脅的商品徵收35%的關稅;具有戰略意義的商品徵收至少100%的稅。

但何亞東週四的聲明中指出,美方若想解決問題,就應「徹底取消」所有對中國實施的單邊關稅措施。

北京最擔心失了「尊重」?

上週,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說法報導稱,中國希望看到川普政府先採取一系列措施,才會同意進行貿易談判,例如要求美國應控制內閣成員對中國的貶損言論、展現對北京的尊重。

根據了解中方想法的人士透露,任何會談最重要的先決條件是,中國官員希望確定雙方的互動會以互相尊重的方式進行。雖然川普公開談論習近平時的態度相對溫和,但其他政府官員的態度強硬,這讓中國不確定美國的立場;川普不否定其政府官員對北京的批評,也被中國官員視為「縱容」。

這項說法似乎是在暗示美國副總統萬斯(J.D. Vance)日前將中國稱為「鄉巴佬」的言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當時批評萬斯「無知又缺乏禮貌」。

除了要求「尊重」外,中方也希望美國任命一位談判聯絡人,協助準備一份川普和習近平若真的會晤時可以簽署的協議。彭博報導稱,北京當前沒有指定的人選,但希望這個人的言行舉止,能體現出川普的權威。

另外,中國也希望美國能在中國在意的國家安全問題上,與中國達成一致,特別是台灣問題。消息人士宣稱,中國表示不會對台灣採取任何挑釁行動,但如果受到挑釁,中國必然有所回應。

中國曾於今年4月初再度對台灣舉行軍演,聲稱此舉是對「台獨分裂勢力」的嚴重警告。台灣則反批中國是「國際最大麻煩製造者」。

(路透社、美聯社、彭博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本文章由德國之聲授權提供】

川普 關稅

相關新聞

美中關稅協議有望?陸方才否認談判進行中 川普:習近平已打給我

美國總統川普在時代雜誌25日刊登的專訪中指稱,川普政府正和中國大陸就美中達成關稅協議進行討論,而且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

「習近平致電非示弱」 川普上任百日專訪:貿易協議3、4周內完成

美國總統川普本月底上任將滿百日,「時代雜誌」(Time)25日刊出川普專訪。他在訪談中談到五花八門的議題,包括為自己的貿...

不僅半導體!美中管控貿易戰衝擊 傳陸對部分美商品豁免關稅

路透社報導,據接獲通知的企業指出,中國已就對美國商品祭出的125%關稅實施部分豁免,並要求企業確認可能符合豁免資格的品項...

不要弄髒美國品牌!共和黨金主再怒轟川普 恐花一生彌補損害

美國CNBC報導,共和黨金主、避險基金Citadel創辦人兼執行長葛里芬(Ken Griffin)表示,美國總統川普發動...

瑞士總統訪華府 稱美國擬和其在內15國優先商議關稅

瑞士總統凱勒蘇特今天在華盛頓會晤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Bessent)後受訪時說,美國希望與瑞士達成關稅解決方案...

強硬面對關稅!川普態度軟化反洩1訊號 外媒分析:習近平賭美會讓步

面對美中關稅戰,大陸始終採取強硬態度應對,分析指最近川普對大陸的態度似乎出現軟化跡象,對於大陸領導人來說,這加強了他們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