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傅崐萁管家李慶隆投案未遭聲押 凌晨百萬交保畫面曝光

藝人NONO遭控性侵、猥褻等7罪 士林地院13日宣判...罪行一次看

印巴空戰 美官員:巴國殲10擊落印度2戰機

正面迎戰川普!外媒分析習近平「決心已定」 北京優勢曝光

美國總統川普(左),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右)。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左),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右)。路透

不畏美國發起的關稅戰,大陸外交部日前發布一部影片「不跪」,代表中方將採取「不跪」、「不退」的姿態,「堅決選擇及擔當」。德媒發布評論指出,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似乎決心已定,要正面迎戰川普的關稅政策。畢竟這是涉及世界兩大經濟體的一場較量,習近平必須擺出強勢姿態。但這並非全部原因,更重要的是,在這場博弈中,北京也確實佔據優勢。

「新蘇黎世報」以題為「川普為何無法讓習近平屈服」的評論表示,從2018年至2024年,大陸對美出口佔比已從19.2%下降至14.7%。從政治戰略層面來看,北京已經吸取川普第一個總統任期的經驗教訓,並為貿易戰的延續做好了準備。

大陸日前宣布對關鍵礦產資源、稀土以及專用磁鐵實施出口限制,就已經讓華盛頓充分意識到,到底是誰掌控著供應鏈的源頭。

也正因為如此,川普作出讓步,對包含稀土材料的電子產品,例如智慧手機的進口網開一面。為保全面子,川普美其名曰「臨時措施」。北京對此則反應審慎,稱為「朝正確方向邁出的一小步」。

智慧手機成為關注焦點也不足為怪,畢竟蘋果手機是在大陸生產。正如蘋果公司CEO庫克所說,大陸在蘋果手機的生產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

這並非因為大陸工人便宜,而恰恰相反,是因為那裡有大量受過良好培訓的技術工人。川普將這樣的生產線遷回美國的願望並不現實,因為目前既缺乏相應的基礎設施,也缺少勝任這些複雜技術的美國工人。

此外,大陸還持有超過75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如果習近平決定拋售這些債券,將動搖美國在全球金融市場的信用,並導致美國國債利息的大幅上升。

從長遠來看,這甚至可能促使越來越多的投資者,為了追求多元化而遠離美元,這也正是習近平長期目標之一:去美元化。如果美元失去了在全球經濟和金融體系中的核心角色,那麼美國的霸權地位也將隨之終結。畢竟,美國之所以能不斷擴大債務規模,正是因為美元是全球的主導貨幣。

評論也指出,中美之爭同時也是一場意識形態層面的競爭:「習近平上台伊始,就在所謂「九號文件」(關於當前意識形態領域情況的通報)中闡述了他對世界地緣政治未來格局的看法。

他認為必須堅決抵制西方的自由民主、個人自由、新聞自由以及法治。在他提出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願景之下,13年後的今天,大陸正在演變成為一個實施高度技術化監控的國家。

對習近平來說,消除貧困、實現「共同富裕」是毛澤東時代社會改造的延續。得益於這些社會改造,大陸在短短半個世紀內大幅降低了文盲率,並透過公共醫療體系將中國人的壽命預期,從30歲提高到了70歲,而實現這一目標英國用了100年。

北京相信時間將改變一切,因為川普帶給美國的政治與經濟損害是短期內無法修復的。川普正在削弱法治和民主制度,打壓媒體和大學,縱容對少數族群的歧視。他的所作所為越來越接近俄羅斯和大陸的專制政權。

北京 川普 毛澤東 習近平 關稅

延伸閱讀

川普喊買股 台指期夜盤開盤漲不動

美國聯準會官員:川普關稅措施在現代無先例可循

習近平訪俄 與普亭出席紅場閱兵儀式

大陸決定讓步?北京將派他與美財長談判 外媒揭關鍵原因

相關新聞

美商務部長:多數協議將保留10%基準關稅

在美國與英國宣布達成貿易協議框架後,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八日表示,未來一個月將達成數十項貿易協議,但預料大多將保留百分之...

英將買百億美元波音客機 英仿美做法…課他國鋼鐵反傾銷稅

美國八日宣布與英國達成貿易協議,指英國將為美國開放市場,為美國出口業者增加五十億美元的機會,同時英國也將購買一百億美元的...

會談前夕 川普暗示課陸80%關稅

就美中預定十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貿易談判,美國總統川普九日在自創社群媒體真實社群連發兩文寫道,「中國應向美國開放市場,封...

【專家之眼】兩強談判瑞士交鋒 如何解讀高低態勢

自從今年4月2日美國川普總統對各個貿易對象國,正式啟動關稅貿易戰,但在開戰時卻刻意喊話呼籲各國與美國進行談判,明眼人老早...

報復美關稅 歐盟列3.3兆元清單

華盛頓郵報報導,歐美官員數周以來的關稅與貿易談判陷入僵局,歐盟執委會八日公布一份可能加徵關稅的美國產品清單,總額約九五○...

美中談判前夕…又有新說法 川普:對陸關稅80%很合理

美中兩國預定本周末於瑞士舉行破冰談判前,美國總統川普9日在自家社群平台Truth Social發布貼文,他先表示中國大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