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中東行「為對抗北京」?傳有意簽署晶片、礦產協議

川普13日抵達沙烏地阿拉伯,展開為期四天的中東行。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美方希望川普訪問中東期間,能與當地國家簽署礦產與晶片協議。因此,大量有關人工智慧(AI)晶片的出口正洽談中,同時沙國的一間礦產企業也獲准向美國出口關鍵礦物。
報導指出,川普政府有意授權向中東兩間與政府有淵源的企業,出售數十萬顆AI晶片,藉由協助該地區成為AI強國,進而建立對抗中國大陸的堡壘。
兩名知情人士透露,這些協議最終可能在川普訪問中東期間敲定,這將讓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AI公司G42與沙國AI公司Humain能使用美製的AI晶片。
第三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則說,部分晶片將透過阿聯企業與美國人工智慧公司Open AI之間的合作來流通,其他則直接交付G42。這筆交易最初由紐約時報披露,但白宮卻不願評論。
參與協議之一的美國企業博罕全球投資( Burkhan World Investments)創辦人兼執行長薩哈爾汗( Shahal Khan )說,川普政府還批准一間美國企業與沙國合作夥伴簽署一份價值90億美元的備忘錄,以開採、加工關鍵礦物。根據華郵取得文件,沙國企業「格蘭德礦業有限公司」(Grand Mines Mining LLC)將在沙國與非洲等地區探勘鋰、鈷及稀土元素,並出口至美國。
華郵指出,允許出口大量高性能半導體晶片意味著美國外交政策突破。由於擔心這兩國與北京政府過從甚密,拜登限制這類晶片的銷售。此前美國允許這類晶片的出口速度也較慢,還制定分階段審查計畫與其他限制措施。
報導表示,中東地區豐富的石油資源與充足電力供應,刺激美國政府與矽谷AI企業合作的興趣。在美國與阿聯政府的合作下,微軟與G42於2024年簽署協議,規定G42須拆除華為生產的設備,並實施其他限制措施。
1名知情人士透露,川普政府認為加速晶片銷售有助於美國利益,讓中東地區與美國更緊密,也有助推動美國企業的發展。
然而,銷售晶片將增強這些國家的AI能力,使其在AI軍備競賽中享有據大優勢。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研究員溫特李威(Sam Winter-Levy)表示,有朝一日他們能與美國競爭。
他說,「由於他們控制石油供應,過去半個世紀我們持續努力削弱這些國家對美國的影響力」,川普「正將一項核心戰略技術—運算能力轉移至海外,同時對與中、俄關係密切的政權產生新的依賴」。
自川普上任以來,華府促成沙國與阿聯企業對美國數據中心的基礎設施進行重大投資。溫特李威說,川普政府的做法缺乏策略性,這「似乎變成贈送核心戰略科技,換取短期而又表面的讓步」。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