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媒:台日韓已對美國半導體關稅提意見 台灣請求豁免

韓聯社報導,台灣、南韓及日本都已對美國潛在的半導體關稅措施提出意見,強調可能引發的問題,警告這項關稅若實施,可能提高美國晶片製造業的成本,並且阻礙強化供應鏈韌性的努力。
在美國總統川普下令對半導體、半導體製造設備及相關衍生產品展開國安調查後,台、韓、日等三國都已各自向美國商務部提出意見。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於4月1日,根據1962年貿易擴張法232條款啟動調查。
這三個晶片製造大國都強調彼此與美國經濟關係的「互補」性質,並重申會強化與美國的合作關係。
報導指出,台灣政府請求關稅豁免,表示豁免有助強化台美共同發展半導體產業、優化雙方的產業體系,並且增強雙方的整體全球競爭力,「若美國課徵關稅…不僅可能提高美國企業的生產成本,也會削弱美國企業的科技創新與市場競爭力,還會降低台灣企業投資美國的意願」。
台灣政府說:「這同樣也會減弱台灣在美國建立蓬勃產業據點的量能,提高供應鏈干擾的風險,並且對美國的人工智慧(AI)、國防科技及高科技產業造成不利影響,最終對美國的經濟和國家安全策略帶來負面後果。」
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表示,韓美「已建立互補且互賴的供應鏈:美國引領設計、半導體製造設備以及智慧財產權,南韓專精生產記憶體晶片」,「若232條款國安調查促使(美國)對半導體與半導體製造設備實施進口限制措施,將干擾這個平衡,最終可能弱化美國半導體產業與整體經濟」。
南韓表示,該國的高頻寬記憶體與DRAM晶片是美國擴大AI基礎建設之必要,並強調有必要更密切合作以幫助鞏固美國的AI領導地位。南韓也提到,半導體關稅可能大幅提高南韓與其他半導體業者在美投資成本的憂慮「日漸升高」,「我們因此請求特殊考量,以確保各家企業能以穩定的方式推動投資」,而且若課徵半導體關稅,可能增加生產成本,最終將轉嫁給消費者,負面衝擊美國經濟。
日本政府則呼籲美國以「相互信任與協調合作」的精神,重新考慮一連串關稅措施,「基於美國和日本長期且深植的合作,對半導體和相關產品課徵關稅,可能大幅偏離我們共享的戰略目標」,「這類措施可能阻礙美國要擴大國內半導體產能、並強化供應鏈韌性的努力」。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