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越新貿易協議關稅出乎市場預料 亞洲多國恐面臨類似條件

就在美國對等關稅即將全面恢復前夕,川普宣布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吸引全球關注。CNBC指出,川普設定的90天緩徵期即將屆滿,河內成為少數與華府成功敲定協議的國家之一,然而許多國家仍在觀望,思索本國與世界最大經濟體的貿易關係將走向何方。
美國銀行歐洲股票策略主管雷德勒(Sebastian Raedler)3日接受CNBC節目訪問時表示:「我們從越南協議中得到的教訓是,如果有什麼變化,那就是關稅只會上升,不會下降。」
不過,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亞洲首席經濟學家威廉斯(Mark Williams)認為,其他國家的談判現在可能相對輕鬆。他指出:「其他國家會認為,應該有機會鎖定比川普所稱越南同意的20%更低的關稅稅率。」並提到,由於高度依賴對美貿易,「越南在談判中處於異常弱勢。」
花旗銀行經濟學家與策略師則在報告中指出,該協議可能會引發像越南這樣的其他新興市場經濟體擔憂。他們表示:「總體而言,我們認為,如果這項協議反映未來的發展方向,對亞洲新興市場來說,擔憂將大於潛在收益。」
花旗專家進一步指出,儘管美越達成協議此一進展消除不確定性,並顯示未來幾天可能還會有更多協議浮現,但對貨物課徵20%關稅仍高於市場原先預期的10%,他們補充,針對轉運貨物另行徵收40%關稅,意味著其他國家可能也將被要求接受類似條件。
報告中提及:「泰國,其次是馬來西亞,可能比其他亞洲新興市場國家(越南除外)更容易受到影響。市場最意想不到的是,針對轉運貨物課徵單獨且更具懲罰性關稅。此外,這也可能對過去幾年在越南設廠的其他出口國產生外溢效應」,例如南韓。
接受CNBC採訪的專家表示,預料未來幾天還會有更多貿易協議出爐。威廉斯指出,美國似乎傾向於達成這些「粗略」的框架,而非「完整」的協議。
法國外貿銀行股份有限公司(Natixis CIB)亞洲新興市場資深經濟學家阮氏清(Trinh Nguyen)表示,被點名可能成為下一個達成協議的國家之一是印度,但農業部門可能成為障礙。她指出,印度「在不引發國內反彈的情況下,將難以開放美國市場進入」。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