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延再延 關稅長期不確定 企業難因應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七日公布十四份寄給各國的關稅信,並宣布八月一日生效以延長談判時間。紐約時報報導,台灣仍在積極爭取敲定協議,文中引述專家警告,川普以關稅施壓各國讓步,貿易夥伴恐面臨國內政治風險,加上課徵期限一延再延,企業與消費者將長期面臨不確定性。
美國富比世雜誌七日統計,川普二月七日首度宣布即將開徵對等關稅,從四月二日「解放日」到本月七日,他在關稅政策上已經改變立場或改口多達二十七次,有時光是一天之中就出現政策髮夾彎。
美國媒體與金融市場再度以「TACO Trump」字眼形容川普行為。「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為華爾街對川普的戲稱,意指他總是態度強硬、最後卻臨陣退縮,嘲諷他頻繁的政策髮夾彎。
雖然首波名單未包括台灣,但電子零組件、半導體供應鏈與ICT廠商如坐針氈,憂心下一波名單中的稅率恐更不利台灣,更有廠商抱怨政府對內無法穩定匯率、對外無法主導關稅談判,導致台商出口競爭力愈來愈差,比日韓還不如,後續不樂觀。
某不具名的半導體供應鏈廠商高層直言,儘管美國尚未公布台灣稅率,但業界從昨晚至今日都高度戒備,「現在最擔心的不是稅率高低,而是(川普)政策變來變去,讓企業根本無法制定穩定的因應策略」,「不知道川普過兩個月會不會又來另一個劇本,」他憂心地說,其實稅率多少都可以有因應方案,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政策不確定性。
該高層說,日本與南韓被課高達百分之廿五關稅,預估衝擊會集中在日韓的汽車業;但是,台灣也沒好到哪去,無論稅率多少,會面臨的是台幣升值,加上被課關稅的雙重衝擊,出口壓力山大。
另一科技大廠研發主管也說,很多半導體相關原物料、設備都是日本製,但近期日幣狂貶,這些設備與原物料都採日幣報價,「這就抵銷一部分關稅」,他說,反觀台灣恐不那麼幸運;近期台幣升值,讓許多公司的利潤都受到擠壓。
雖然部分已達成協議的國家關稅略為下調,但目前還沒有一國成功將稅率壓低至百分之十以下。
美國商業組織「對外貿易委員會」柯文指出,如果這些國家談判到最後,結果是美國將關稅提高到百分之十以上,超過二○二四年的水準,它們將很難接受,因為在各國國內恐遭遇選民反彈,陷入政治風險。
經濟學家認為,川普關稅大限一延再延,可能進一步加劇企業與消費者連月來面對的不確定性。政策一變再變,也讓許多企業暫緩人力招募與投資計畫。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