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足球/足協祭重處!周台英處分出爐 註銷教練證並逐出球壇

2025全球最強護照排名「這1國」蟬聯榜首 台灣「持139個免簽」名次曝光

客運視角曝!萬里砂石車猛撞釀1死14傷 疑鋼條沒綁好彎道翻車直撞

向印尼越南看齊!馬來西亞擬將美國對等關稅從25%談到20%

馬來西亞總理安華9日在吉隆坡舉行的第58屆東協外長會議開幕式上發表演說。歐新社
馬來西亞總理安華9日在吉隆坡舉行的第58屆東協外長會議開幕式上發表演說。歐新社

彭博資訊22日引述知情人士報導,馬來西亞政府正試圖將美國總統川普揚言實施的對等關稅稅率,從8日函告的25%談到約20%,但對於電動車及外資持股等方面相關要求,表現出不願妥協的態度。

知情人士表示,馬來西亞總理安華的談判代表希望將預定於8月1日生效的對等關稅壓低,目標是更貼近東南亞鄰國印尼與越南的水準。

目前為止,馬國在解決美方關切的高效能半導體走私方面已有所進展,但對於華府的幾項要求,如延長美國電動車的稅務優惠、放寬具有政治敏感性的能源與金融領域外資持股上限,以及削減對本地漁民補貼等,仍表現出抗拒的態度。漁民被視為馬國政府的重要票倉。

馬來西亞投資、貿易及工業部長東姑賽夫魯(Tengku Zafrul Aziz)本月稍早曾對有望與美達成降稅協議表達樂觀態度,但近幾日警告勿草率簽署協議,凸顯面對川普政府時而混亂的談判風格,高度依賴貿易的小國所處的艱難處境。

馬來西亞投資、貿易與工業部對上述報導拒絕發表意見,白宮、美國商務部與貿易代表署也未回應記者提問。白宮發言人李維特在21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美國貿易團隊與美國總統川普「仍持續與世界各國密切互動」。

馬來西亞媒體8tvnews報導,安華21日指出,馬國政府在所有談判中有明確立場,即任何外部勢力都不得干涉馬來西亞的核心政策。他說:「我們有底線,這也是我們願意承擔的風險。這條底線是什麼?就是不能干預國家政策。」

安華強調,美方說馬來西亞的土著政策是歧視,「但我們堅決不同意,馬來西亞建立在一些已被接受、並實行的國家政策上。若美國不同意,那也無可奈何。我們當然希望他們理解與認同,但這是我們的底線。」同時指出,在採購制度方面,政府將堅持扶持本地企業的立場,「同樣是談判中不可逾越的紅線」。

安華雖強調原則立場,但也指出,馬來西亞將繼續奉行與所有國家保持良好外交關係的方針,尤其是在投資與貿易方面,和美國的合作至關重要。他說:「我們必須繼續和各國保持良好的貿易、外交關係,美國仍然是我們最大的外資來源之一,但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對我們施加壓迫性條件。」

馬來西亞 電動車 關稅 川普

延伸閱讀

報復艾普斯坦裸女賀函新聞 白宮排除華爾街日報記者採訪川普蘇格蘭行

關稅信還沒寄完!白宮:川普8月前出手 有國家壓線達成協議

手背有瘀青、小腿也浮腫...川普確診「慢性靜脈功能不全」

川普手背瘀青、腿部浮腫 診斷出「靜脈功能不全」

相關新聞

展延關稅大限? 貝森特:美中28至29日將在瑞典會談

路透22日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22日說,他下周將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與中國大陸的對口官員會晤,討論主題很可能是展延中國輸...

石破茂還在賴皮?美國關稅公布後的自民黨逼宮危機

「美日關稅談到15%的正面成果,但救得了石破嗎?」美國總統川普宣告美日關稅從先前的25%確定下降至15%,結果出爐後日本股市上漲,石破茂政府也以此視為正面的協議成果。然而儘管關稅有所進展,面臨參院選大敗的石破茂,自民黨內部逼退的壓力越來越強,為了緩衝黨內逼宮,石破透過「懇談會」形式試圖化解,並且在7月23日下午與三位前首相——麻生太郎、菅義偉、岸田文雄尋求協商。

整理包:川普最新關稅三連發 對日本15%、對菲律賓、印尼19%

美國總統川普周二(23日)先後在社群媒體發文,宣布與日本、菲律賓和印尼達成貿易協議,美國對日本的關稅稅率為15%,而對菲...

8月以後還能繼續談?美財長:高關稅逼出更好的協議

美國川普政府預計8月開徵關稅,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21日表示,比起關稅寬限期即將到期,政府更關心...

美方持續與各國談判 白宮:川普明見菲律賓總統

美國擬於8月1日起向各國開徵關稅,白宮新聞秘書李維特(Karoline Leavitt)21日表示,8月1日只是美國開始...

日相石破茂:美承諾「半導體、藥品關稅從優處理」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與日本達成協議,日本輸美商品的對等關稅降至15%,包括汽車在內。日本首相石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