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貿易協議讓川普雙贏?克魯曼:美逆差有增無減 另有2後遺症

美國總統川普得意洋洋宣布與日本達成貿易協議,這對美國是大好消息嗎?經濟學者克魯曼表示,這項協議只會讓美國對日本貿易逆差不減反增,還會導致另外兩大後遺症。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23日撰文指出,美日敲定貿易協議有三大意涵:
一、美國對日本貿易逆差有增無減
按媒體報導,美日達成貿易協議後,美國對日本進口產品關稅稅率將降到「僅」15%,換得日本政府允諾在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看來日本將專門為此成立一支主權財富基金,如何投資,川普有發言權。
顯然川普團隊不明白或不相信國際收支帳的算法,只想要魚與熊掌兼得,既要縮小對日本的貿易逆差,也想要對方在美國擴大投資。
殊不知國際投資與貿易餘額之間有一定的關聯。以算式顯示就是:美國貿易逆差= 在美國的淨外國投資
所以,倘若這項協議導致日本擴大在美投資,那必定會導致貿易逆差擴大。最可能是透過日本的資本流入,那將導致美元走強,使美國產品競爭力全面減弱。
二、加速美國朝「朋黨資本主義」沉淪
而且,按協議看來,川普將能影響日本在美國如何投資。在川普2.0主政下,美國經濟正踏上「企業成功與否,取決於政治影響力」之路,從川普指示可口可樂該使用什麼原料,該公司隨即照辦,即可見一斑。川普能指揮日本在美國的投資去向,將朝「朋黨資本主義」(crony capitalism)方向再邁前一步。
三、美國消費者仍面臨一波重大物價震撼
況且,15%的關稅看似比川普之前威脅的25%降很多,實際上仍非常高。對照下,在川普發動貿易戰之前,日本非農產品出口只被課1.6%的關稅。
最後支付新增關稅的,會像川普宣稱那般,是外國出口商埋單,而非美國消費者嗎?有些人指出,關稅實施迄今,對美國消費者物價的影響仍相對輕微,可見川普說的有理。但克魯曼指出,他們錯了。倘若外國人果真吞下關稅,會見到美國進口物價大跌,但情況並非如此。
美國勞工部勞工統計局(BLS)的確編製進口物價指數,但該指數並未包含關稅。換個方式,比較平均關稅年比增幅,與非燃料進口物價的年比增幅,可見前者增幅約18%,後者增幅僅1%左右。因此,進口物價非但沒有降得足以抵銷關稅提高的影響,反倒小幅攀升。
那麼,為何至今尚未看到美國消費者物價大幅上揚?克魯曼說,主因是美國企業目前仍自行吸收大部分的成本,忍住未轉嫁給消費者。之所以能這麼做,一部分是因為許多企業趕在關稅生效前就已進口貨物,現在仍在銷售那些存貨。至於為何願意吸收關稅成本,是不想惹惱顧客以免市占率流失,也因為一直巴望大部分關稅都不會真的實施。
然而,就連一直努力與美國談判的日本,在敲定協議之後依然面臨關稅提高到15%,那種希望想必不久將會落空,美國準備迎接通膨捲土重來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