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GD「我會再回來」確定11月登台北大巨蛋!日期曝光主辦開口了

獨/注意!她擁4G不限速吃到飽 被電銷1句話術「變限速」還少了優惠

喪妻之痛未平復 彭振聲作證哭喊:主持4次都委會造成家破人亡

美日貿易協議讓川普雙贏?克魯曼:美逆差有增無減 另有2後遺症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 。路透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 。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得意洋洋宣布與日本達成貿易協議,這對美國是大好消息嗎?經濟學者克魯曼表示,這項協議只會讓美國對日本貿易逆差不減反增,還會導致另外兩大後遺症。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23日撰文指出,美日敲定貿易協議有三大意涵:

一、美國對日本貿易逆差有增無減

按媒體報導,美日達成貿易協議後,美國對日本進口產品關稅稅率將降到「僅」15%,換得日本政府允諾在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看來日本將專門為此成立一支主權財富基金,如何投資,川普有發言權。

顯然川普團隊不明白或不相信國際收支帳的算法,只想要魚與熊掌兼得,既要縮小對日本的貿易逆差,也想要對方在美國擴大投資。

殊不知國際投資與貿易餘額之間有一定的關聯。以算式顯示就是:美國貿易逆差= 在美國的淨外國投資

所以,倘若這項協議導致日本擴大在美投資,那必定會導致貿易逆差擴大。最可能是透過日本的資本流入,那將導致美元走強,使美國產品競爭力全面減弱。

二、加速美國朝「朋黨資本主義」沉淪

而且,按協議看來,川普將能影響日本在美國如何投資。在川普2.0主政下,美國經濟正踏上「企業成功與否,取決於政治影響力」之路,從川普指示可口可樂該使用什麼原料,該公司隨即照辦,即可見一斑。川普能指揮日本在美國的投資去向,將朝「朋黨資本主義」(crony capitalism)方向再邁前一步。

三、美國消費者仍面臨一波重大物價震撼

況且,15%的關稅看似比川普之前威脅的25%降很多,實際上仍非常高。對照下,在川普發動貿易戰之前,日本非農產品出口只被課1.6%的關稅。

最後支付新增關稅的,會像川普宣稱那般,是外國出口商埋單,而非美國消費者嗎?有些人指出,關稅實施迄今,對美國消費者物價的影響仍相對輕微,可見川普說的有理。但克魯曼指出,他們錯了。倘若外國人果真吞下關稅,會見到美國進口物價大跌,但情況並非如此。

美國勞工部勞工統計局(BLS)的確編製進口物價指數,但該指數並未包含關稅。換個方式,比較平均關稅年比增幅,與非燃料進口物價的年比增幅,可見前者增幅約18%,後者增幅僅1%左右。因此,進口物價非但沒有降得足以抵銷關稅提高的影響,反倒小幅攀升。

那麼,為何至今尚未看到美國消費者物價大幅上揚?克魯曼說,主因是美國企業目前仍自行吸收大部分的成本,忍住未轉嫁給消費者。之所以能這麼做,一部分是因為許多企業趕在關稅生效前就已進口貨物,現在仍在銷售那些存貨。至於為何願意吸收關稅成本,是不想惹惱顧客以免市占率流失,也因為一直巴望大部分關稅都不會真的實施。

然而,就連一直努力與美國談判的日本,在敲定協議之後依然面臨關稅提高到15%,那種希望想必不久將會落空,美國準備迎接通膨捲土重來吧。

關稅 川普

延伸閱讀

彭博:台灣力拚在新一輪會談 與美締結貿易協定

川普下最後通牒…俄烏第3輪會談23日晚間展開 俄代表赴土耳其

川普強勢接管!共和黨欲以第一夫人名 為甘迺迪表演中心歌劇院改名

因應川普關稅大刀… 巴西將在中設稅務辦 深化關係

相關新聞

南韓擬複製日本模式 承諾數千億美元投資美國 換低關稅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與南韓商討成立一檔基金,用以投資美國境內項目,做為貿易協議的一部分,模式仿效日本與川普政府達成的協議。...

美韓貿易談判「三缺一」 本周無望談成協議

南韓財政部周四表示,原訂本周舉行的美韓高層貿易會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因行程衝突無法出席,周五的談判勢得延後。

韓美「2+2」貿易會談因故延後 傳華府正式促首爾擴大共同防禦範圍

南韓企劃財政部24日表示,原定25日舉行的韓美高層貿易會談,因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的緊急行程取消。

日本輸美汽車關稅降至15% 美車廠反彈憂失競爭力

美日經過談判後,美國對日本輸美汽車和相關產品的關稅降至15%,激勵汽車類股。美系汽車製造商今天卻痛批這是「糟糕的協議」,...

比照日本架構 歐盟和美國接近就15%關稅達成協議

歐盟和美國接近達成貿易協議,美國將比照日本架構,對大多數自歐盟進口貨品設下15%的關稅。

巴西向世貿抗議美國「亂徵關稅」 未直接點名川普

美國政府宣布自8月1日起對巴西產品徵收50%關稅,巴西在世界貿易組織(WTO)強烈批評這些措施以「武斷和混亂方式實施」,...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