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炒作當配方、凋零成必然?揭日本高級生吐司的盛衰記

不只肝臟問題?沈玉琳健康亮紅燈 傳與1疾病有關「進加護病房」

註冊「大罷免大成宮」商標挨批 柯建銘怒駁 : 無償提供罷團

美中貿易談判 模擬三情境…聚焦協商破裂或降溫發展

美中關係示意圖。美聯社
美中關係示意圖。美聯社

美中談判代表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會談,各界預料雙方可能會尋求延長預定8月12日到期的關稅休兵協議,同時朝達成更廣泛協議努力,彭博資訊根據研究團隊的推估,模擬出三種可能情境。

情境一:加強版的第一階段經貿協議

目前最可行的談判結果,可能是達成一項與兩國在川普第一任期簽訂「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類似的協議。美方已承認正朝此方向邁進,美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談判將包括「採購協議」,尤其是美國農產品。

此外,美方還將要求大陸需在芬太尼、向伊朗及俄羅斯購買石油等問題採取行動。中國大陸認為遏制芬太尼前體流入美國,是一個容易辦到、以換取美方可能讓步的提議。至於減少購買俄、伊石油問題比較複雜,對經濟干擾較大。

情境二:第二階段協議

美中可能重啟第一階段協議簽訂後、隨川普首個任期結束而中斷的後續談判。彭博認為,出現這種結果可能性最小。從名稱也可看出,華府原本希望第一階段協議能作為開啟第二階段談判(未能實現)的踏板,在第二階段談判解決美中經貿關係中更廣泛的結構性挑戰。

美國財長貝森特曾表示對中方透過改革調整經濟轉向國內消費意願持樂觀態度,但第二階段談判仍會非常激烈。彭博認為,中方迫於美方壓力同意實施更大規模結構性改革的可能性極低。

情境三:沒有協議

談判破裂、貿易緊張再次升溫可能性仍存在。彭博認為,低通膨、勞動市場和經濟活動展現韌性、關稅收入增加,及貨架商品供應充足,可能讓川普覺得有底氣繼續打貿易戰,甚至升級,這將重現美中第一次貿易戰情景,使雙方付出沉重代價。

彭博估算,如果川普恢復4月2日宣布的更高關稅,中美貿易將被摧毀。大陸重新對關鍵礦產和稀土磁體實施廣泛限制,將引發供應鏈連鎖衝擊,美國生產線將面臨停產。華府可能重新對半導體相關軟體和技術實施出口管制,並對大陸仍依賴從美國進口的特定工業品(如飛機發動機和零組件),採取限制性措施。

此外,川普29日說,他並不尋求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峰會,但或許會應習近平之邀訪問中國。他在Truth Social發文:「我或許會去中國,但只有在習主席邀請下,而他已經發出邀請;否則,沒有興趣!」

知情人士先前說,川普和習近平的幕僚已在討論可能在川普今年稍晚出訪亞洲期間,促成兩國領袖會面。若能成功,這將是川普二度入主白宮來兩人首度會面。

關稅 川普

延伸閱讀

若日韓關稅都談成15%…台灣超過怎辦?PTT崩潰:川普贏麻了全球跪著求減稅

川普拒過境美?柳采葳曝賴清德心魔:難走出蔡英文障礙

新聞評論/美中博弈下 賴清德的處境內外交迫

MAGA內訌 川普被「性奴門」所困

相關新聞

韓美關稅協商告急!三星、現代汽車會長接連赴美 藉投資相助談判

美國8月1日起將實施的關稅措施迫在眉睫,南韓政府正積極尋求各種協商機會,三星電子會長李在鎔、韓華集團副會長金東官、現代汽...

面對美關稅壓力 豪車業者連喊苦!從賓士到保時捷都說利潤縮水

從德國賓士(Mercedes-Benz)、保時捷(Porsche)到英國的Aston Martin,三大豪車品牌30日紛...

川普關稅開啟「大型經濟實驗」!真能減少逆差?經濟學家這樣說

川普的全球貿易計畫看起來是打了場政治勝仗,但能否締造經濟成就則深具爭議。紐約時報評論,川普實質上展開了一場龐大的經濟實驗...

路透:台灣代表團繼續在華府關稅談判

路透30日發自台北的報導,引述三位知情人士的話,台灣貿易代表團將繼續在華府與美國進行關稅談判。原定對台灣輸美商品課徵32...

輸美關稅都談成15% 為何日本國內叫好、歐盟內部罵慘?

日本和歐盟相繼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而且輸美商品的關稅稅率均為15%,包含汽車和汽車零件。歐盟的15%基準稅率也適用於藥品和半導體產品,半導體設備和飛機甚至零關稅,但日本國內對美日協議一片叫好,歐盟卻被一些會員國罵慘,為什麼?

川普關稅將上路 美財長:8月1日不是世界末日

川普政府對等關稅將在8月1日上路,全球各國輸美貨品都將面臨稅率調整。結束第3輪美中貿易談判的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今天表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