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學者:覆議未說死 兩院可保互動
![立法院1月21日三讀通過2025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歲出2兆9248億台幣,較原編列的3兆1325億台幣,刪除6.6%、約2075億台幣。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立法院1月21日三讀通過2025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歲出2兆9248億台幣,較原編列的3兆1325億台幣,刪除6.6%、約2075億台幣。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2/10/realtime/31469995.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930)
立法院長韓國瑜在五院會商中呼籲行政院不要針對總預算案提覆議,行政院則說,近日將密集溝通。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教授廖達琪表示,政院既然未把話說死,在總預算尚未送出前,兩院院長私下可保持互動,立院也可先召集協商給足善意,將來若撕破臉,國會也有所交代。
世新大學行政系副教授桂宏誠表示,總預算的討論是立法與行政間的關係,不屬於院際調解範圍;總統府定調是國政會商,並稱是根據憲法職權,卻不敢講是根據憲法哪一條,就是為了需要政治表演的過程,「讓民眾認為總統有心推動政務,但是是立法院的問題,所以要推動大罷免」。
桂宏誠表示,民進黨政府深知朝野對立無法解決,除非等大罷免後,重掌若干席次達到國會過半,因此,現在的各種作為都是鋪路其正當性;預算審查本就是立法院職權,有多少錢做多少事,民進黨仍要藉由政治動作,營造藍白在阻撓施政的形象,對民眾訴求是藍白在作亂。
廖達琪認為,立院尚未送出審查報告,政院沒有說死總預算一定會提覆議,既然留有斡旋的空間,主動權在立法院,韓國瑜可先召集協商,邀行政院各部會就預算窒礙難行之處提出說明,看能否提出修補辦法,再看政院反應如何,若對方無善意回應,誰在破此局,一目瞭然。
廖達琪表示,韓國瑜雖是協調者,無法替朝野黨團做決定,但以韓的高度與格局,他的建議藍營應會埋單,前提是行政院不能咬死無論如何都會提覆議,否則根本沒有協商的必要。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