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顏清標連擲聖筊 2025年大甲媽遶境進香起駕日出爐

「白狼」訓練墨國毒梟…販芬太尼殘害美國人? 最高檢分案

稅收超徵創新高…藍營喊話「普發現金1萬元」 財政部說話了

元宵節再現百年古禮「鞭春牛勸勤儀式」 嘉市大天宮迎春禮祭典

嘉義市大天宮舉行「祭芒神、鞭春牛勸勤儀式」,副市長林瑞彥遵行古禮,主行鞭春牛勸勤。記者魯永明/攝影
嘉義市大天宮舉行「祭芒神、鞭春牛勸勤儀式」,副市長林瑞彥遵行古禮,主行鞭春牛勸勤。記者魯永明/攝影

今天元宵節下午,嘉義市大天宮舉行「祭芒神、鞭春牛勸勤儀式」,副市長林瑞彥代表市長黃敏惠與大天宮董事長鄭明山及董監事、議員等,舉行隆重三獻祭典,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接著林瑞彥遵行古禮,主行鞭春牛勸勤。

來賓及信眾共同見證恢復中斷百年的「迎春禮祭典」,藉由鞭春牛搭配12句吉祥話語,勸戒民眾春節假期結束,每個人都必須收心回到各自工作崗位上,是流傳已久富含教育意義宗教活動。

大天宮為恢復迎春古禮,多年籌畫透過產官學研擬,恢復中斷百年「嘉邑祀典大天宮乙巳年迎春平安祭典」活動,過年先由市長黃敏惠代表「祭天祈福儀式」,為「春牛、芒神開光點睛」等儀式。

林瑞彥今天再代表市長到大天宮,參與「鞭春牛勸勤儀式」,儀式象徵農耕開始,農民相信透過鞭打春牛驅散懶惰,為新年開啟豐收契機,為市民祈福,新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這項傳統宗教儀式記載在「諸羅縣志」,成為嘉義代表性春耕信仰活動,日治時期中斷百年。今年再次恢復傳統祭典,讓後人見證珍貴的宗教民俗文化。

民政處說,大天宮為前清官廟嘉邑先農壇,創建於清雍正9年(西元1731年),為知縣馮盡善受清廷頒佈「農耤令」設立,每年先農壇由地方官員舉行「耕耤 (ㄐㄧˊ)禮」,勸告農民年節將至,必須開始勤奮耕作。

主要祭祀「先農、土地神與勾芒」,並以土塑春牛,進行鞭春牛,藉鞭打春牛喚起放年假消沉與慵懶精神,鞭春牛儀式後,農民相信泥春牛土能保佑農作物豐碩,會將春牛泥土撿回加入農田,形成「搶春牛」風潮,因每年辦鞭春牛勸勤,諸羅縣志記載,大天宮所在區域附近舊時稱「春牛埔」或「春圃」,日治時期祭典因政局更迭失傳,中斷百年。

嘉義市大天宮舉行「祭芒神、鞭春牛勸勤儀式」,副市長林瑞彥代表市長黃敏惠與大天宮董事長鄭明山及董監事、議員等,舉行隆重三獻祭典。記者魯永明/攝影
嘉義市大天宮舉行「祭芒神、鞭春牛勸勤儀式」,副市長林瑞彥代表市長黃敏惠與大天宮董事長鄭明山及董監事、議員等,舉行隆重三獻祭典。記者魯永明/攝影
嘉義市大天宮舉行「祭芒神、鞭春牛勸勤儀式」,副市長林瑞彥遵行古禮,主行鞭春牛勸勤。記者魯永明/攝影
嘉義市大天宮舉行「祭芒神、鞭春牛勸勤儀式」,副市長林瑞彥遵行古禮,主行鞭春牛勸勤。記者魯永明/攝影

元宵 元宵節

延伸閱讀

元宵節溼答答…3縣市大雨特報 恐一路下到晚上

元宵吃完湯圓好運到…財神爺點名「四生肖」財源滾滾要守住

民俗風氣轉變 元宵節彰縣議員舉辦母告別追思會千人到場

元宵節應景 北市動物園備「大湯圓」助行為豐富

相關新聞

嘉義新港奉天宮媽祖元宵遶境 天公不作美神轎穿雨衣

新港奉天宮天上聖母元宵遶境是嘉義縣定無形文化資產,今年恰逢4年一度7天6夜徒步遶境賜福,媽祖鑾轎昨晚回鑾入廟,今早起駕繞...

新北野柳元宵百年傳統神明淨港 結合愛心競標做公益

野柳神明淨港文化祭是每年新北市元宵節最受到矚目的宗教活動,延續百年「水裡去、火裡來」的傳統文化,吸引國內外勇士共同淨港。而今年活動由副市長劉和然主持,參拜祈福,更發放祝福「蛇麼都有、好運99」平安錢母,還有漁獲愛心拍賣,所得將全數捐贈新北市「好日子愛心大平台」,現場吸引眾多信眾不畏寒風共襄盛舉,熱鬧非凡。

台灣燈會開幕 張善政邀3寶爸蔣萬安搶先體驗

台灣燈會時隔9年再度回到桃園舉辦,今晚元宵節將正式開幕,據悉,桃園市長張善政邀約多位縣市首長到桃園賞燈,打頭陣的台北市長...

元宵重頭戲吃飯擔雨中開動 上萬民眾冒雨享用美食

全國元宵三大民俗廟會活動雲林縣馬鳴山五年千歲吃飯擔今天下午登場,輪值東勢鄉月眉村動員2千人,準備2800斗油飯、炒米粉、...

野柳神明淨港 神轎「水裡來、火裡去」祈求豐收、平安

2025野柳神明淨港文化祭今天登場,神轎「水裡來、火裡去」,藉由繞海、跳港、過火祈福。會場也舉辦野柳漁獲愛心拍賣漁獲,所...

台灣燈會主燈今開燈 中華電信連續27年贊助主燈

2025台灣燈會主燈於今(12)日正式於高鐵桃園站前「主燈展演場(A18展區)」開燈,中華電信連續27年贊助燈會主燈,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